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小泉进次郎晒出那国岛上自卫队照片,中国网友:这不是民兵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壹只灰鸽子 时间:2025-11-25 10:19:57

不是嘲笑,如果这就是日本在琉球那国岛上自卫队的真实形象,那可以用一句中国话来形容:卧龙凤雏!



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陈佩斯演的一个小品,陈佩斯扮演的小偷穿上警察的衣服给同伴放风,但怎么看,那衣服都不像他的。

这几个自卫队的士兵也一样,怎么看这身衣服都不像他们的,相比之下,防卫相小泉进次郎的衣服是最合身的。

这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引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日本这支正加速扩张的军队,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在缺陷?

军容不整:折射后勤管理混乱

表面上看,军服不合身仅是外观问题,实则揭示了日本自卫队后勤保障体系的深层隐患。

不合身的军服直接影响士兵作战效能,在战术动作、装备携带、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均会带来不便,进而影响单兵战斗力。

这看似简单的被装问题,暴露的是自卫队后勤管理系统的不完善。

另一方面,防卫省在追求高端武器装备的同时,却忽视了官兵基本需求,显示出资源分配的失衡。

实力扩张:远程打击与两栖攻防

与寒酸军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自卫队近年来迅猛的军力扩张。

陆上自卫队已组建7个岸舰导弹联队,从2026年起将换装射程达1000公里的增程型12式岸舰导弹。

2025年6月,日本在“富士综合火力演习”中首次公开展示了两款新型导弹: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和“岛屿防卫用高速滑翔弹”。

这两款导弹突防方式具有“一快一慢、一高一低”的特点。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具备雷达隐身能力,而高超声速导弹最大射程约1000公里,未来增程型将超过2000公里。

两栖作战能力方面,陆上自卫队作为夺岛先头部队的“水陆机动团”已扩编到3000人。并引进了17架“鱼鹰”运输机,部署在九州佐贺机场,以便就近支援两栖快速部署旅。



远洋进攻:航母化改装加速推进

海上自卫队更是明确提出“增强对陆攻击能力”,完全背离了日本和平宪法规定的“专守防卫”原则。

“加贺”号和“出云”号的航母化改装工作正在快速推进。日方已公布“出云”号改造细节:前甲板拓展为170米滑跃跑道,耐高温涂层覆盖率达85%,预计2027财年完工。

这两艘改装后的轻型航母将可搭载数十架F-35B隐身舰载机执行远海作战任务。

为配合航母形成战斗力,日本防卫省已开始就8月上旬在航空自卫队新田原基地部署F-35B进行协调。

人力短缺:自卫队建设的阿喀琉斯之踵

然而,在这些光鲜的武器装备背后,日本自卫队正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今年5月视察舞鹤地方总监部时承认:“自卫官人数仅停留在规定名额的9成,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为应对这一危机,日本政府正“举政府之力采取措施改善自卫官的待遇”,并计划通过召开有关阁僚会议,“检验成效,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严重的人手短缺问题不仅存在于自卫队,同样困扰着日本造船业。这直接影响海上自卫队舰艇的建造和维护能力。



战力评估:外强中干的现实困境

从整体战力评估,日本自卫队虽装备先进,却存在明显结构性弱点。

在远程火力方面,日本计划到2032年之前部署多达1500枚远程导弹,并一口气采购了400枚“战斧”巡航导弹。

但同时,航空自卫队的F-15和F-2战机已较为落后,从美国引进的F-35A数量不足,且战力和性能差强人意。

在夺岛作战的关键——制空权争夺中,面对先进的双发重型隐身战机和更先进的双发中型隐身战机,航空自卫队可能自身难保,更谈不上掩护海上自卫队的运兵船队和“水陆机动团”。

日本夺岛兵力在集结或运动过程中,将面临远程火箭炮、巡航导弹、高超声速导弹的联合打击甚至是饱和打击。

系统整合与实战能力同样存疑。日本自卫队缺乏实战经验,新装备形成战斗力需要时间,而且官兵素质与士气直接影响装备效能发挥。

结语

外表光鲜的武器可以快速采购,但后勤体系的完善、官兵素质的提升,却需要长期积累。

日本若一味追求进攻性军事力量,忽视内在建设,即使获得再多高端装备,也难以成为真正强大的军队。

也难怪看了小泉进次郎的视察照片后,中国网友发出疑问:这不是民兵吗?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