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深度车评:广州车展还有未来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王婷 老编聊科技 时间:2025-11-26 08:10:00

从4月30日开播第一期至今,《锵锵四人行》直播已累计进行了十八期。11月22日晚八点,《锵锵四人行》第十八期直播如约而至,我邀请了李鹏程、史宝华和黄少华一起参与直播,当天的主题是21日刚刚开幕的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当天我们四位讨论了本届广州车展的参展状况以及变化趋势。下面,我摘录当天晚上我们的核心观点,与朋友们共勉。

知名汽车营销人 李鹏程

车展还有必要存在吗?

22号晚上直播时,我们重点在讨论车展的必要性。这里不妨用文字再表述一下,实话实说,我是持悲观态度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相比于企业自己做发布会,车展犹如一个集体婚礼,很难突出企业自身的特点,除非产品或技术有“一根针刺破天”的本领,否则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流中,成为其他企业的背景板。这是车展天然的弊端,并非现在才有;

2、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品越来越像电子产品,呈现出“小步快走、快速迭代”的特点,一年几个A展,已经很难满足企业随时推出产品的诉求。加之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企也很难再把车展作为产品首发的重要渠道。相反,随时可以落地的小活动大传播,成为主流;

3、随着车企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愈发突出,车展费用成为企业的一大负担,场地费、搭建费、运营费、传播费、差旅费、加之十余人一两个月的人工成本……,这也吓退了一些没有新车、没有新闻点甚至没有流量的汽车品牌;

4、对消费者来说,车展确实也是看车买车一个很好的途径,但随着用户接触汽车产品的渠道愈发多元、企业服务越来越优质(例如上门试驾、车展期间全城优惠……),买票跑去挤车展,不是一个必要动作了;

综上,近几年车企的营收情况、市场的竞争环境、企业预算支配逻辑以及用户触媒习惯的变化,让车展的地位在悄悄变化。当然,并非车展没有用,车展作为发布新车、集中看车卖车的盛会,也是汽车从业者的大聚会,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如何定位、如何让企业负担得起、如何让车展的传播有序,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业者思考。

《EV世纪》创始人史宝华

华为开启赛马机制,车企争先恐后只为一马当先

毫无疑问,华为正在深刻地改变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所谓的“华系车”已经呼之欲出,据说,明年“一塔二境五界”的新车将达到五、六十款,这将是非常惊人的规模。而且,华为乾崑生态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华为现在是一手好牌不愁打,与之合作的国有车企们则没有那么从容,要想从华为的“赛马”中一马当先,难度越来越大,因为同质化已经非常明显了。为了在这场赛马中占得先机,车企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从公开场合对华为领导的各种溢美之词可见一斑。想起五年前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提出的“灵魂论”,短短五年时过境迁,令人唏嘘。反倒是民企,手里有牌心里不慌,还有几分从容。

除了华为这个焦点,今年的广州车展整体体感偏冷,车企们普遍都没有重磅新车或者重大战略发布,尽管如此,仍有一些车企在认真对待车展,毕竟这是年底一个集中展示品牌和产品的场合。既然花了钱,就应该好好搞,不要浪费了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车展主办方也应该反思,在行业下行,大家普遍没钱的时候,如何也为车企参展减负,共渡难关。

《华山论剑V》创始人 黄少华

跟华为合作不能是一场“豪赌”

22日晚上和鹏程、开然和宝华一起,做了一场关于广州车展的直播。其中大家提及最多的,是华为“无处不在”这个话题。

众所周知,华为BG的鸿蒙智行已经有五个界,分别是问界、尊界、智界、享界和尚界;这次车展上,华为车BU又推出了两个境,分别是奕境和启境,再加上升级为HI PLUS的阿维塔,以及在车展上将与华为合作作为主要传播点的广汽丰田铂智7、东风日产天籁鸿蒙座舱、一汽奥迪A5L乾崑智驾版、岚图梦想家等等,可以说,华为是广州车展当之无愧的最大赢家。

在这样的格局下,跟华为合作是不是就算拿到了“入场券”?没跟华为合作的车企又该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一方面,截至10月,鸿蒙智行全系累计交付量已突破100万辆,仅用43个月就创造了新势力品牌的交付纪录;但另一方面,在“五界”中,除了问界已经开始盈利外,智界、享界、尊界和尚界其实都还没看到盈利的曙光。

在这种情况下,被东风和广汽寄予厚望的奕境和启境,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快速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非常考验合作双方的能力。因为,对华为而言,合作品牌如此之多,不仅可以极大摊销成本,也有一些品牌不成功的退路;但对于车企而言,在经营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如此大一笔投入,可以说已经没有退路可言,所以很多企业才会用“all in”来形容与华为合作的新品牌。

虽然是场豪赌,但丝毫不能有赌的心态,否则运气不会站在你这边。

值得注意的是,与华为深度绑定的企业都是央国企,反而是吉利、长城和比亚迪这三家头部民企,没有跟华为进行深度合作,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深度车评》创始人 杨开然

车企该想明白为何参展

今年广州车展有点凉,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展馆外的广告牌数量就能看得出来。这与经济大环境有关,也与车企的经营状况有关,当然也与车企对广州车展的定位调整有关。

广州车展是A级车展的收费标准和搭建标准,费用高昂,因此付得起这个钱的一定是车企总部,不会是区域,更不会是经销商,所以只存在两种可能,总部花钱参展或干脆放弃广州车展。

自认为主流的品牌不可能放弃广州车展,但非主流品牌和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今年的趋势就很明显。既然花了这么多钱参展,就不可能仅仅在广州车展上卖车,总部还是希望能发布些信息,传播些品牌形象,争夺一些流量。从第二天开始,再转入卖车模式,争夺客户。不多的预算确实也不应该投入到大屏广告,加大优惠力度更为实在,毕竟现在用户对价格很敏感。

所以,车企该想明白为何花那么多钱参加广州车展。是做完简单搭建后,随便扔几台车放到展台上充数,还是像乐道展台、银河展台,领克展台,华为乾崑展台,精心设计,营造良好氛围,吸引用户到此一游、上车体验呢?

显然还是要选择后者,如果没有吸引人的新品,干脆就不参加,如果参加了,就要琢磨用户,去年广州车展十天内入场85万人,今年不一定能超过这个数,但注册媒体高达一万多人,数字很庞大吧,这些都是需要抓住的资源,用心准备展车,用心搭建展台,用心准备希望发布的信息,吸引媒体和各路达人的关注,留住路过展台的观众,流量自然有了,订单也少不了。

相信很多车企中高层都看到了乐道的展台,他们用与长隆野生动物园联名来扩大在广东的影响,用野生动物玩偶来吸引小朋友,以此留住家庭用户,引导关注乐道L60和L90的大空间和舒适性。这几天展台人气爆棚也是顺理成章。

标签: 车展 华为 广州车展 展台 新车 企业 卖车 品牌 用户 流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