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京东工业通过港交所聆讯:京东集团持股超78%、贡献近40%收入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陆辰风 TechWeb 时间:2025-11-26 10:11:16

11月26日消息,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工业”)通过港交所聆讯。

这是京东工业第四次冲击港股上市。此前,京东工业曾于2023年3月、2024年9月、2025年3月三次递交招股书,均因招股书有效期届满而失效。

京东工业此次IPO由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和瑞银担任联席保荐人。

当前,京东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及德邦股份均已上市,若京东工业顺利上市,它将成为刘强东的又一家上市公司。

京东集团贡献40%收入

京东工业定位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其核心业务是通过“太璞”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工业品供应和供应链服务。

京东工业2017年开始布局MRO(MRO指维护、维修及运行,即支持生产或业务运营但不会成为最终产品一部分的商品,用于通用用途或特定工业场景下的专业用途,涵盖广泛的消耗品和设备类别)采购服务业务,采用轻资产运营,整合供应商资源,提供端到端数字化服务。

京东工业通过“太璞”提供的数智化采购解决方案 — 商城采购解决方案、SRM采购解决方案和招标采购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应对不同的采购场景。还为客户提供采购谘询服务、搭建采购运营及合规管控系统,帮助客户高效、闭环地管理供应商,规避潜在风险。

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显示,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京东工业已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规模为第二名的近三倍。同时也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1%。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京东工业已提供约8,110万个SKU,涵盖80个产品类 别。

京东工业营收主要由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两部分构成,其中商品收入主要来自MRO和BOM产品销售;服务收入包括交易平台佣金、广告、技术服务等。

BOM是指生产物料,即在原始制造过程中用于组成最终产品的零件和在制原料,典型的产品种类包括电子元器件、紧固密封件等。

2024年,京东工业94%的营收来自商品收入,仅6%来自服务收入。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京东工业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41.35亿元、173.36亿元和204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至103亿元,同比增长18.9%。

净利润方面,京东工业在2022年净亏损近13亿元后,于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80万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至7.6亿元。2024年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京东工业分别录得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净利润2.9亿元和4.5亿元。

为何京东工业2022年亏损高达近13亿元?

2022年,京东工业的“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造成了高达19.16亿元的损失。该公司2022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税前亏损约为11.92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这项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京东工业2022年在税前实际上是盈利的。

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经调整利润7.1亿元、8.2亿元及9.1亿元,2022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2.8%; 2024年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分别录得经调整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3.7亿元及5.0亿元,同比增长34.1%。

不过,京东工业预计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将大幅下降,主要由于2025年就拟议IPO有关的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工业约40%收入都来自京东集团。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上半年,京东工业集团自京东集团平台所得收入(包括服务收入及来自京东五金城所得收入)分别为67亿元、75亿元、81亿元及37亿元,占京东工业集团同期收入的47.1%、43.4%、39.7%及36.1%。

与此同时,招股书特意指出,不涉及京东集团流量的独立平台收入占比正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52.9%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3.9%。

有分析认为,“独立平台收入占比涨超60%”或是京东工业4次申请上市、并最终在今年通过港股聆讯的重要因素。

上市成功的关键在于,京东工业能否说服港交所和投资者:其公司拥有独立于京东集团的“造血能力”,其核心竞争优势(技术、供应链、服务)是可移植且具有市场价值的。公司未来的增长驱动力将更多地来自于独立平台和外部市场,对关联交易的依赖度将逐步降低。

63.9%的比例,无疑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表明京东工业正在努力降低对京东集团的依赖性,建立自身的市场地位。

京东集团持股超78%

京东工业经历了多轮融资,引入了一批顶级投资机构,包括:2020年A轮的GGV、红杉中国、CPE等;2021年的A1轮Domking、GGV等;2023年B轮的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42XFund、英国保险公司M&G、BPEA EQT、红杉中国等。

在上市前,京东集团是京东工业的绝对控股股东,通过多层架构控制着约 78.9%的股份。

Magical Brush Limited作为员工股权激励平台持有0.81%的股份,其中京东集团子公司约占40.9%份额,其余由15名员工持有。

京东集团绝对控股下,京东工业有约40%的收入来自京东集团平台,这对其独立上市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也带来了必须严阵以待的风险和挑战。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背靠京东这棵大树,意味着京东工业在起步阶段就拥有了强大的品牌信誉、庞大的初始客户群和稳定的流量来源。招股书中就强调,京东工业可以利用京东集团成熟的支付、物流、技术基础设施和流量运营经验,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启动业务,这是独立创业公司无法比拟的。

京东工业的挑战则在于需要向资本市场和监管层证明其“具备独立于控股股东持续经营的能力”。

对于此次拟IPO募集资金,京东工业表示,将用于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跨地域业务扩张、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一般公司用途及营运资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