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汇丰银行断言OpenAI 到2030年难以盈利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Chinaz 时间:2025-11-27 18:19:29

当 ChatGPT 在全球狂飙到8亿月活时,它背后的“电费账单”也悄悄膨胀到吓人的规模。汇丰银行11月24日发布的最新测算给资本市场浇了一盆冰水:OpenAI 若想撑到2030年,得再掏2070亿美元(约1.47万亿元人民币)去买算力,相当于在美国中西部再建一个“中型州”的电站。更尴尬的是,即使届时营收冲破2130亿美元,公司依旧可能赚不到一分钱的净利润——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缺口就是上面那2070亿。

“收入暴涨≠盈利”成为报告里最刺眼的结论。汇丰模型显示,到2030年 OpenAI 将坐拥30亿用户、覆盖全球44% 的成年人,付费比例翻倍至10%,并啃下2% 的数字广告市场。但与此同时,与微软、亚马逊签下的2500亿 +380亿美元云租约,会把累计数据中心租金推高到7920亿美元;仅2030年一年的租金账单就高达6200亿美元,几乎吞噬全部营收。换句话说,ChatGPT 每回答一次“你好”,后台都在给账本添上一笔“负债”。

资本市场已开始计价这场“无底洞”消耗:甲骨文、meta 近期为 AI 大扩建狂发债,信用违约掉期飙升,投资者用钱包投票表达对 AI 融资可持续性的怀疑。OpenAI 若跟进举债,将直面流动性紧张;若放缓投入,又可能被竞争对手趁空超车——消费级市占率预计从71% 跌至56%,企业级份额同期由50% 掉到37%。汇丰直言,公司未来十年都得靠一轮接一轮的融资“续命”,一旦风险偏好降温,整个 AI 产业链的泡沫预期将被瞬间刺破。

索洛悖论也被报告重新搬上桌:到处都能看到 AI,却唯独在生产力统计里找不到它。当 OpenAI 的算力需求奔向36GW、年亏幅度刷新高,市场越来越担心——这场“重金砸算力→模型更聪明→变现尚未可知”的循环,究竟先等来盈利拐点,还是先来一轮资本寒潮?在汇丰的算盘里,答案依旧悬而未决,但2070亿美元的警钟已经敲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