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南通:低空经济腾飞,激活“空中新势力”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游新闻 时间:2025-11-27 20:14:07

11月26日,如皋市首届职工无人机操作技能大赛暨专业应用型无人机展隆重举行,这是南通地区首次举办此类赛事。30名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职工选手,在超视距侦察、定点空投、穿越障碍等项目上展开激烈角逐。这场赛事不仅是职工技能比拼的舞台,更展现了南通在低空经济这片“新蓝海”中的强劲发展态势。

千行百业,应用拓展多领域

南通的低空经济产业已深度融合于物流配送、农业生产、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切实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与便利度。

南通积极开展低空快递物流、即时配送试点,致力于构建低空即时配送网络。在南通如皋段的长江水域,无人机为船员补给生活物资提供了极大便利。船员通过手机下单后,一架载重40公斤的无人机便能从如皋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起飞,精准地将物资投送至船舷上方,实现了“足不出船”的补给体验。


图片来源/江苏海事发布

低空经济正深刻改变着南通市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早在2014年,南通市便开始引进植保无人机。与传统机械相比,植保无人机作业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还能避免传统机械压坏农作物造成的减产损失。城北街道戴庄村的家庭农场负责人通过操作无人机对小麦进行水肥一体化喷洒作业,其承包的1400亩土地作业时间从未超过两天。

除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无人机也为农情监测和数据采集提供了强大支持,使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准和科学。海门江心沙农场,农技人员使用多光谱无人机为农田"开处方",监测土壤墒情、病害潜伏情况。过去需要半个月的农情诊断,现在5分钟就能完成。



图片来源/海门日报

在公共安全与城市管理领域,无人机化身为高效的“空中管家”。在钟秀街道的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一块电子大屏正实时切换着无人机巡航画面。过去依赖实地巡查的传统模式,受限于视角盲区与人力成本,动态性问题易成漏网之鱼。如今,钟秀执法队引入4K高清无人机,30分钟就能完成辖区全域覆盖,让楼顶违建、高空广告等“隐蔽死角问题”无所遁形。

在南通市消防救援支队,无人机已成为催生新质战斗力的重要工具。南通消防所有大队级机舱建设率达100%。“我们正在通过无人机机舱对重点区域进行巡防,可以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值班情况进行远程视频抽查。”南通市消防救援支队信息通信科科长张骥介绍说。自机舱投入使用以来,参与消防安全专项行动70余次,开展消防巡防任务1461架次,畅通生命通道42处,为建设“空中消防力量”注入强大新动能。


图片来源/中国网

一核多点,各区域错位发展功能互补

南通市已形成以崇川区为核心,南通开发区、南通高新区、启东市等多点布局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各个区域基于自身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功能互补。

目前崇川区集聚引培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5家,占南通市的“半壁江山”,发展势头走在全市前列。在发展路径上,崇川区注重“场景驱动+生态聚合”,成立了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实施小组。其应用场景多元,已涵盖能源巡检、测绘等领域,并率先在主城区实现5G-A低空飞联网全覆盖。该区依托坚实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吸引了海量信电子科技(专注低空监视雷达“大脑”-高速信号处理机)、火眼智能(开展风机叶片AI巡检)等一批高技术企业落户。

南通开发区致力于建设低空经济生态产业园,开展研发制造、基础设施、运行生产、飞行服务、教育培训、场景应用等全产业链活动。加大对以低空经济为重点的未来产业支持力度,组建低空经济工作专班,涌现出航天宏图、复瞰智远科技、银河航天、伊卡洛斯智能科技等一批产业链企业。

南通高新区则与中国航空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的空天产业创新策源地,并启动了首期空天科创基金。深南电路、康源电路等国央企龙头企业,为新一代空天技术筑牢“数字基石”;飞琳科新材料、南通博海、中科洺光、京航泰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加速了南通高新区空天产业的“骨架”成型。

启东市凭借其滨海临江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空域、场地资源,将低空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测试验证与特色应用服务上。今年10月,位于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的启东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正式获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批准运营,可满足固定翼、多旋翼无人机的试飞、训练和演示需求。启东市在此基础上打造 “一体两翼一中心”的低空产业体系,明确以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为主体,未来将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发展低空文旅、低空4S店、低空俱乐部等以低空服务业为主导的业态。


图片来源/南通日报

精准育才,打造低空经济智力引擎

南通市将低空经济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在培育相关人才方面采取了多措并举的策略,旨在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顶层的政策设计,为产业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和路径。2024年10月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南通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低空政策支持体系,其中包含了强化人才保障的具体任务,为低空经济人才的培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除了政策保障,南通还积极推动高校、职业院校开展低空经济技术教学课程,并通过与低空经济企业的紧密合作,精准培养产业所需的专业与技能型人才。

南通理工学院今年成立了低空经济研究院,并组建了5个核心研究团队,由8位国内知名教授领衔,聚焦低空安全、飞控、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旨在 “打通技术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该校此前还与中飞易达智慧控股、江苏泽陆科技集团等多家低空经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与江苏泽陆科技集团共建的“无人机技术应用中心”,累计投入近千万元,申报专利13项。

南通工贸技师学院与艾飞航空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合作,揭牌成立了 “低空智联”产业学院,共同培育低空经济领域的技能人才;南通职业大学自2016年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以来,已向全国低空经济产业链输送了200多名专业人才,该学院深入调研南通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和企业需求,据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为地方企业输送大量贴合市场、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图片来源/南通发布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产业链的日趋完备和人才支撑的日益牢固,这片"空中新势力"有望为南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文/许琦

资料交汇点新闻 江苏海事发布 南通日报 如皋日报 海门日报 崇川区城管局 中国网 南通发布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