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DeepSeek等三中国项目入选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5-11-27 20:11:35

南都讯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 11月26日,记者从中国科协新闻发布会获悉,首个国际科技人文交流“开放合作月”期间共举办了60余场各类活动,吸引了来自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万名中外科技、教育、企业界人士参与。

据介绍,今年10月以来,中国科协牵头组织该活动,共包含主场会议、学术研讨、人文交流、文明互鉴四大活动板块,其中有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民间科技外交主场会议4场、世界材料大会等科技引领未来发展交流活动23场、汉俄科技翻译大赛等人文增进开放信任合作交流活动15场、中国—东盟青年科学家人工智能对话等创新促进文明互鉴活动21场等。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张斌在发布会上介绍,“开放合作月”提出“科技为舟载天下,人文作楫济未来”总主题,推动构建国际科学共同体,携手应对人类发展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在“开放合作月”旗舰项目——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上,“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其中,中国的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成功入选,彰显中国工程技术解决全球发展难题的重要贡献。


人们在浙江省杭州市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的AI黑科技市集上体验DeepSeek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新华社发(龙巍 摄)


湖北丹江口大坝(无人机照片)。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湖北丹江口库区持续深化水质保护。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施工人员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科克铁热克镇至叶城县方向沙漠“锁边”空白区搭建高立式沙障(2024年11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邹懿摄)

同时,中国科协连续7年主办的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和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聚焦AI、量子信息、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方向,发布逾50项成果,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氢能、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的务实合作。在广西举办的世界材料大会发布了两本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导的国际期刊,标志着我国在材料科学国际学术出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此外,“开放合作月”围绕科学未来、产业未来和绿色未来、共享未来等共同愿景,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数字与信息通信、能源与材料、生态与空间等重点领域和技术相关活动逾50场。累计发布了《建模仿真塑造世界数字化宣言》《数字地球可持续发展倡议》等共识、榜单成果9项,《复杂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系列标准》等新技术、新问题、新前沿成果60余项,形成了专门领域新的组织、平台及合作计划成果10余项,签署了各层级双多边合作文件30余份,展示出中国与世界合作的广阔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