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26日,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在重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人才齐聚山城,共同参与这一为期两天的国家级一类赛事。
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旨在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本届大赛的主题为“产才融合·技能报国”。大赛期间,408支代表队、834名选手将围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芯片、工业大数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等6个赛项展开角逐。与前两届相比,本届赛项数量增加50%。
“举办大赛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技能人才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表示,大赛正在成为发掘、培养、凝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
![]()
参赛选手们正在进行理论考试。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本届新增赛项之一,采用“静态+动态+虚拟”综合赛制,考核内容覆盖智能硬件装调、V2X通信测试、虚拟仿真及真实道路测试等环节,全面体现复合型技能要求。
本届赛事还首次设置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赛项,其中“学生组创新场”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开源大模型等前沿技术,重点考验选手解决人形机器人自主导航、精确抓取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竞技之外,大赛也成为促进技能人才与产业深度对接的重要平台。重庆市经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莉表示,大赛将带动更多项目和人才落地,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赛选手从实战任务中获得成长。来自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参赛者表示,作为高校教师参加比赛可以通过实践“以赛促教”,完善教学内容,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企业一线需求的毕业生。
据介绍,前两届大赛共产生42名全国技术能手、13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7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以赛促评,技术技能大赛正在高技能人才成长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原标题:《全国工信技术技能大赛在渝开幕,首次增设智能汽车和生成式AI应用赛项》
栏目主编:樊江洪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张煜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