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建300万狼族机器军团,刘强东的快递员兄弟还有肉吃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BT财经 时间:2025-11-28 08:16:29



刘强东孵化300万“狼族机器军团”引发行业聚焦。

京东工业日前通过注册,准备在港交所上市。刘强东将第六次敲钟,成为比肩雷军、李书福等资本大鳄的巨头。

当前,京东集团旗下有多家上市企业,包括京东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德邦物流,一旦京东工业上市,刘强东旗下将再多一家上市企业。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出,京东工业是一家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通过践行变革性的、全链路的工业供应链数字化,京东工业帮助其客户实现保供、降本及增效。

不久前刘强东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曾透露,2026年4月京东将建成全球第一个全无人配送站,并计划五年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应用物流供应链。而苏州昆山的智狼仓,是刘强东科技物流的一个试验场,在这里京东已部署近500台自研智狼机器人。

刘强东在演讲中强调经过10年的技术积累,京东物流的无人仓等技术已经成熟,“我们仓库的无人化,从技术角度来讲,早已经实现了。无人卡车在京东内部测试已经超过几十万公里,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无人车测试早就超过几百万公里。”为布局无人仓,京东已经对物流自动化设备进行了规模部署,现在只等着高密度固态电池能够大规模生产,京东物流的机器人、无人机等产业就可以全面落地。

这次京东工业的上市,不仅是京东物流的一枚重要落子,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公司,在2023年3月就递交过招股书,在京东内部都不算很具分量的业务被刘强东强行推向资本市场,或能改变京东现有业务格局,以及大幅提升刘强东的财富排名。

京东工业为无人仓铺垫?

从京东工业的官网来看,京东工业很像一家卖工业装备的“京东五金店”,其实它不局限产品销售,而是更偏向于做产业数字化的科技公司,负责帮大企业和工厂买设备、买零部件、做供应链数字化,就像给工业版中国做一次深层“重构”。从国际经验看,这个赛道渗透率越高,竞争壁垒越吓人,粘性也越强。

从招股书数据来看,京东工业确实发展很快,近三个完整财年营收分别为(2022年至2024年)141.35亿元、173.36亿元、204亿元,同比涨幅为23%和18%。毛利分别为25.4亿元、28亿元、3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8%、16.1%、16.2%。从营收体量上看,2024年京东工业204亿元的营收,在京东同期1.159万亿元营收的比例不足1.8%,在京东集团中的战略地位也无法排上前列。



2025上半年‌京东工业营收102.50亿元,同比增长18.9%。2022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1%,这样的高增长同样在京东集团内并不多见。更为重要的是,京东工业在2022年净亏损高达12.69亿元, 在2023年一举扭亏为盈,虽然480万元的净利润相比京东242亿的净利润微不足道,却已经证明京东工业的商业模式通过了市场检验,2024年京东工业净利润同比飙升1586%,达7.62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55.2%。

毛利率回暖成为资本市场看好京东工业的一大原因,2025上半年‌京东工业毛利率18.6%,重回2022年18%的水平。2024年京东工业占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第一,据灼识咨询数据,按2024年交易额计算,京东工业市场份额达4.1%,规模约为第二名的近三倍‌。2024年商品销售收入占比93.62%,平台交易收入持续下降‌。京东工业通过轻资产模式,提供约8110万个SKU,涵盖80个产品类别,整合15.8万家供应商,实现规模扩张,有些依赖京东集团代销,2025上半年,36.1%收入来自京东。截至2025年6月末,京东工业已服务超1.1万家重点企业客户和逾260万家中小企业客户,其中包含6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工业也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加强布局。与景曜科技、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将在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线上销售、供应链优化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这些举措正是“买机器人,上京东”口号的具体落地,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布局,也为京东物流无人仓做足铺垫。

金融分析师许艺认为京东工业的上市,是刘强东资本版图的又一次扩容,“刘强东全面强调供应链之后,京东工业是其供应链理论的一大重要落子,也是京东供应链全面智能化的重要体现。‌”

2023年京东工业的对应市值为67亿美元(476亿元),刘强东通过京东集团及Max I&P Limited等实体,合计控制京东工业约82.52%的投票权,其中直接持股3.68%‌。

机器狼上位,快递兄弟们怎么办?

刘强东的机器人智狼仓并非停留在口号之上,在刘强东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演讲之前,其智狼仓已经试点,苏州昆山的智狼仓,是刘强东科技物流的一个试验场。位于京东最大的仓拣一体智能物流园——亚洲一号昆山智能产业园。这是一个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自动化仓,刘强东在这已部署近500台自研智狼机器人。



据《21世纪商业评论》报道称,智狼搬运机器人,在巷道中灵活游走、运输包裹,智狼飞梯机器人在立体货架自如升降、上架货物。当商品到达仓库后,工作人员只需从周转箱取出商品,用PDA扫描商品码后直接放入料箱投线。其他工作基本由智狼机器人完成,机器人可以通过智能采集技术,进行快速倒箱、自动入库。入库效率大幅提升5到6倍。

在出库方面,智狼搬运机器人将与智狼飞梯机器人配合,拣选准确率99.99%,出库拣货效率提升3倍以上。目前昆山园区日均单量超百万,可以覆盖江苏区域45%的订单量,而智狼机器人完成园区单量的一半,也就是说江苏有5个京东包裹,就有一个由机器人完成。

据悉,刘强东不只在昆山基地投入狼族机器人军团,目前已大规模投放全国20多个省市、全球超10个国家。

此前,刘强东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让兄弟们都吃上肉。”一旦这些机器人被全面普及,会不会触动快递小哥们的饭碗?所以刘强东孵化300万“狼族机器军团”,也引来不少质疑之声。刘强东“每周只工作一天/一个小时”的观点冲上热搜。

刘强东抛出“无人化取代人工”的观点时,或是根据京东员工年龄结构做出的提前布局。从年龄结构上看,京东30岁以下员工占全员比例逐年下降,从2022年的41.7%下降到2024年的36.2%。而31-50岁员工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从2022年的57.3%上升到2024年的62.5%。人力资源“老化”是刘强东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京东是落实“保障35岁以上员工就业”最好的头部企业之一,也就是说刘强东是个人性化的老板,京东连保洁、保安都纳入正式员工体系,全额缴纳五险一金。连员工个人该出的那份,京东都一并包了。这种操作在普遍将基层岗位外包的互联网行业,堪称“无人能敌”。 京东面临的问题是一线物流部门30岁以下年轻人不够用。刘强东现在布局“无人化”是远期战略的正常操作。

当然刘强东给出“无人化”解决方案,让快递小哥“每周只工作一天”,最终落实也面临挑战,京东没有成规模的外包员工和劳务派遣员工,京东正式员工总数超过60万。这些都是有劳务合同的京东员工。一旦无人化全面推行,京东会不会优化一些员工,这也是刘强东需要面对的问题。

今年9月,一位60岁的京东快递员吴咸满在上海退休。他2009年入职京东,退休前月薪一万五。 在老家盖起三层小楼,在市区买了128平的三居室,还给儿子添了辆新车。退休当晚,他在朋友圈发文感谢刘强东,“给了我们一家富足的生活和安定的晚年”。在京东工作15年的分拣员陈海彦,首笔退休金到账5390元。而和他同一批退休的,全京东有1600多人。以此来看刘强东“让兄弟们都吃上肉”并不是一句空话。



刘强东财富再上新台阶?

目前,刘强东手中共有5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京东集团、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及德邦股份,如果京东工业顺利上市,它将成为刘强东的第6家上市公司,一举比肩雷军和李书福,成为国内拥有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的企业家之一。

据企查查显示,雷军直接掌控的上市公司共4家,均为行业头部企业,‌小米集团‌雷军持股23.26%‌,为实际控制人,业务涵盖智能手机、IoT及汽车。‌金山软件‌雷军持股26.95%,主营办公软件及游戏。‌金山办公‌通过间接持股11.99%‌,运营WPS等办公软件。‌金山云‌(KC.US):云计算服务商,2020年纳斯达克上市‌。此外,雷军通过投资关联多家上市公司,如拉卡拉、猎豹移动、欢聚时代等。从持股市值上看,小米对应市值约3000亿元,金山系对应市值约450亿元,通过顺为资本投资的字节跳动、蔚来、小鹏等企业股权,保守估值超600亿元人民币,总对应市值超过4000亿元,‌高出刘强东不少。

另外一名资本大佬李书福手握11家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极氪汽车‌、路特斯科技‌、曹操出行等,目前李书福家族财富达2250亿元,同比增长55%,其控股的1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7000亿元,涵盖整车制造、新能源、出行服务等领域。

刘强东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6家上市公司(包括即将上市的京东工业),总市值约7300亿港元‌。直接由京东集团持股11.7%,京东最新港股市值为3640亿港元,京东物流812亿港元,京东健康1988亿港元,京东系总市值约7300亿港元,刘强东持股对应市值约855亿港元,直接持股京东工业3.68%,按估值67亿美元计算,对应市值约18亿人民币,刘强东总持股市值约870亿元,这已经高于福布斯排行榜上64亿美元的统计,而据市场预估,刘强东的实际财富可能会更高,2026年在富豪榜的排名将会提升不少。

京东工业的上市,补齐了刘强东对供应链的严苛要求,制造业补链、强链、保链是一大趋势很多跨国大企业开始强调供应链安全。

“谁能降低企业成本、稳住供应链,谁就能抢到订单”。刘强东把京东工业推上台前做的正是这件事,刘强东第六家上市公司,对京东未来发展来说无疑是重中之重。‌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无忌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