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人造肉第一股”关停电商旗舰店,分析师:让消费者接受人造肉需先有国标

IP属地 中国·北京 红星资本局 时间:2025-11-28 18:19:56

红星资本局11月28日消息 被称为“人造肉第一股”的别样肉客(BYND.US),终止了其电商运营。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经历过一轮风口后,人造肉产业已回归平静。在电商平台的评论区,有部分消费者给人造肉产品留下差评:“不好吃,一股豆制品的味道。”“难以下咽。”


植物基汉堡牛肉饼截图自别样肉客官网

“人造肉第一股”相关店铺终止运营

11月28日,红星资本局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发现,已无法查找到“别样肉客”的相关店铺。扫描别样肉客天猫旗舰店二维码,显示“无相关店铺信息”;其拼多多相关旗舰店页面则显示“服务器错误”。

据报道,11月27日,天猫“别样肉客(Beyond Meat)官方旗舰店”提示称,“本店拟于2025年11月27日自主终止经营”。

公开资料显示,别样肉客(Beyond Meat)是美国品牌,被称为“人造肉第一股”。2020年,该品牌在中国成立全资子公司,入驻电商平台,并与部分餐饮企业在线下渠道有所合作。



截图自别样肉客官网

目前,仍有其他非专营店铺售卖别样肉客的相关产品。其中某家店铺显示,别样肉客净含量为226克的植物基汉堡牛肉饼的售价为139.16元。

在盒马App,进口冰鲜原切牛肉汉堡饼售价为33.9元/400g,国产鲜牛腩售价为29.9元/400g;以此计算,别样肉客的“植物牛肉”单价明显更高,“比真肉还贵”成为不少消费者对“植物牛肉”的印象。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别样肉客的全资子公司——别样(嘉兴)食品有限公司当前为“存续”状态,其官网的图文也能正常显示,但其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内容更新停留在10月1日。

11月28日,红星资本局拨打别样(嘉兴)食品有限公司在工商渠道披露的电话,但电话无法接通,提示为“您拨打的用户尚未登录”。

分析师:人造肉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别样肉客进军中国市场时,国内曾掀起一股“人造肉”的风潮。

《2021中国植物肉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国内针对“人造肉”相关公司的投资事件多达21件,同比增长500%。2021年风潮开始逐渐褪去,全年在植物肉领域仅发生了4笔融资。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早前曾获得融资的部分品牌也在走下坡路。

以“Hey Meat”品牌为例,天眼查APP显示,其曾获得双塔食品(002481.SZ)和微光创投等机构的投资,天使轮融资近千万元,Pre-A轮融资数千万元。现在,其关联公司上海魅味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已被吊销,深圳魅味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处于经营异常状态。

红星资本局在电商平台上搜集了部分人造肉产品的消费者评价,发现差评大多集中在口感上。有消费者评价称,“真的不好吃,一股豆制品的味道。”“非常糟糕,难以下咽。”


截图自电商平台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红星资本局,如果相关公司没有好的硬件设施、配方和工艺,生产的人造肉组织会很松散,没有嚼劲,吃起来和豆腐一样。而且人造肉价格不低,这让它本身不具备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朱丹蓬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当前人造肉产业没有国家标准。它的营养价值在哪里?它对人体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消费者无从得知答案,不同的人群对人造肉的认识也不一样,因此部分消费者不大可能接受人造肉。

朱丹蓬还认为,因为迫切性不强,人造肉产业想要出台国家标准,不会太快。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编辑 陶玥阳

审核 冯玲玲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