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陈昊、任图南(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
数字经济,一横多纵
在历史上,数字经济的概念经历了由聚焦特定行业到涵盖各类经济活动的演进。当前,数字经济主要包括“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部分。而从我国数字经济的结构来看,产业数字化的规模占比与增速均显著领先于数字产业化。这背后原因是由于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对于各类产业的赋能逐步显效。基于这一现状,我们提出数字经济的“一横多纵”框架。
“一横”主要指数字产业化部分,即数字技术自身形成的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集合,这是为整个数字经济提供赋能的基础和技术底座。如前所述,按照我国统计局《数字经济分类》中的表述,当下的“一横”主要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据要素驱动业等四大类别。“多纵”主要指产业数字化部分的层层深入,即传统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如工业、农业、金融、医疗、教育、交通、零售等)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升级的过程。
由于数字技术具备一定通用性,结合传统产业类别广泛与规模较大的特点,数字化所带来的微小效率提升也将可能有效赋能生产效率提高,这代表了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中释放价值的过程:
第一,信息化。作为我国追赶世界科技浪潮的第一步,信息化历程自1984年顶层构想提出而始,核心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提高信息处理和流转的效率。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基本完成,数字经济架构“一横多纵”中的“一横”的雏形已基本构成,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据要素驱动业均奠定了继续发展的基础。
第二,数字化。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数字化将“数据”视为核心生产要素,旨在利用数据重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因此,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成为这一阶段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目前,我国仍然处于数字化进程中。从“一横多纵”的视角来看,数字化进程在不断提升各行各业产出与效率的同时,也反哺促进了数字产业化的发展:一是数据要素市场已初具规模,二是存储与计算、通信网络、芯片制造等基础行业井喷式涌现与扩容,三是数据产业逐渐完善。
第三,智能化。作为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正在开启一场关于认知与创造的全新产业变革。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行业体现出卓越效能,有效提升了产业效率与产出。另一方面,智能化进程也丰富了数字经济的产业构成,最典型的案例是智能化催生了算力经济的新繁荣。
第四,程序化(Programmable)。作为数字经济继智能化之后的下一可能阶段,其力图构建从 “决策”到“执行”的闭环。以可编程货币( Programmable Money )和智能合约广泛使用为核心的程序化阶段,是数字经济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关键跃迁。一方面,程序化将构建一个全自动、低摩擦、高效率的价值网络,在多个维度上为生产效率带来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程序化催生芯片与算力新需求,对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