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是《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助贷新规”)正式施行前的过渡期。从近日陆续披露的三季报来看,直接受助贷新规影响的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已提前调整业务结构,主动收缩高风险撮合业务规模,并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AI)应用,同时通过发力海外业务、电商业务推进多元化布局,寻找新增长点以应对新规挑战。
其中,头部平台奇富科技三季度主动收缩高风险撮合业务规模,强化重资本风控,导致其净利润同比下滑20.36%至14.33亿元。另外,信也科技因持续深化AI应用与海外业务布局,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双增长;宜人智科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5%至15.55亿元;嘉银科技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64%至3.77亿元;乐信得益于灵活的业务结构调整、分期付款电子商务业务稳步增长,三季度净利润暴涨68.39%至5.21亿元。
不过,从业绩预期来看,助贷新规的影响将在今年四季度真正显现,上市金融科技企业四季度业绩预计普遍下滑。受访行业专家认为,新规将推动行业资源向合规能力较强的头部机构集中,中小机构则面临合规成本上升、合作渠道收窄的挑战,需一方面强化老客精细化运营以稳定业务基本盘;另一方面深耕细分客群、挖掘潜在需求,同时拓展场景化金融渠道,实现信贷服务与消费、经营场景的深度融合。
业绩分化加剧
三季度受助贷新规潜在影响,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业绩呈现分化态势。其中,奇富科技今年三季度营收52.06亿元,同比增长19.12%;净利润14.33亿元,同比减少20.36%。截至9月末,奇富科技贷款余额为1381.13亿元,较6月末减少19.67亿元;三季度撮合放款832.8亿元,较二季度微降13亿元。
从财报可见,奇富科技的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季度重资本贷款撮合及服务费达5.14亿元,同比增加98.65%;轻资本贷款撮合及服务费2.62亿元,同比减少54.21%。奇富科技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吴海生表示,尽管行业流动性有所收紧,公司综合资金成本仍保持在历史低位。面对行业动态变化,公司正持续调整业务结构,未来几个季度也将延续这一方向。
得益于国际市场交易量及平均交易服务费率的提升,信也科技三季度贷款便利服务费同比增长6.5%至13.34亿元,推动公司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43%至34.8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66%至6.41亿元。截至9月末,信也科技在贷余额771亿元,同比增长13.22%;三季度促成交易额512亿元,同比微降1.92%。信也科技预计,四季度全面实施的助贷新规可能会对贷款规模、收入和风险指标产生短期不确定性影响。
乐信、小赢科技、嘉银科技三季度均取得亮眼的业绩。小赢科技三季度营收19.61亿元,同比增长23.92%;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12.08%。乐信旗下分期电商、个人消费信贷、普惠金融、数字科技、海外等生态业务协同能力增强,带动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68.39%至5.21亿元,但营收34.17亿元,同比减少6.68%。嘉银科技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8%;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39.64%。
此外,宜人智科三季度总收入15.55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占总收入92%的金融服务业务(以小额贷款为主)三季度收入14.23亿元,同比增长70%;利润3.176亿元,同比下降10.64%。对于利润下滑,宜人智科表示,大量预付准备金以及“新法规”(即助贷新规)导致贷款费率下降,同时其保险经纪业务的佣金率也有所下滑。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记者,从已披露的三季报来看,受助贷新规影响,主要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季度放款规模有所放缓,贷款余额大多呈现环比下降、同比上升的走势。资产表现也出现一定程度波动,部分机构的部分风险指标创下近年来新高,因此机构采取收缩策略收紧准入,防范共债风险蔓延。除规模外,助贷机构还需关注当前收费模式与披露方式是否符合最新规范,对过往情况开展针对性调整。
“金融科技公司三季度业绩呈现稳中向好但分化加剧的态势,头部平台凭借资源与合规优势保持营收净利双增,部分中小机构则面临增长压力,行业梯队格局进一步清晰。”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分析指出,助贷新规于10月1日正式实施,三季度处于政策落地过渡期,直接影响尚未完全释放,但白名单管理制度已开始推动行业资源向合规能力较强的头部机构集中,中小机构面临合规成本上升、合作渠道收窄的挑战。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已初步显现。
深化AI应用
人工智能(AI)在客服、风控、自动化审批等环节的进一步落地应用,依然是上市金融科技公司降本增效、提升业绩的重要抓手。据悉,依托持续优化的小微智能体与知识图谱,奇富科技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多维度分析能力显著提升,小微企业知识图谱的事件覆盖率从75.4%提高至85.5%。
财报显示,奇富科技持续深化“AI+金融”战略,以AI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科技输出业务增长势头强劲,三季度子公司奇富数科业务环比增速高达218%,并陆续推出AI审批官、AI信贷员、AI合规助手等落地应用。其中,AI审批官服务金融领域最核心的审批与风控环节,可实现审查审批0退补件、100%自动化、T+0时效,在风险建模中还能充当“高级建模专家”助理。AI信贷员作为银行客户经理的智能助手,通过动态响应客户需求、优化服务流程,使转化率平均提升15%,效率提升30%,人均管理客户数从几百户扩展到几千户。
三季度,乐信进一步布局AI技术,自研大模型LexinGPT引入更多维度数据,用户需求识别精准度提高20%以上。针对授信、还款等高频场景,通过客服智能体的专属能力,实现连续对话与知识扩展,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0秒内,用户问题智能化解决率接近90%。
宜人智科近年来也将AI提升至公司战略层面。宜人智科董事会主席、CEO唐宁表示,三季度公司持续推进AI战略升级,推动AI从工具向协作者进化。作为底层支撑的“智语”大模型能力全新优化,全面赋能内部运营。魔方AI智能体平台迎来2.0升级,在业务核心场景取得阶段性进展。
财报披露,通过AI技术的赋能,三季度,宜人智科促成交易金额202亿元,在贷余额342亿元。依托AI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累计服务的借款人数量达到1401万人,服务小微商户12.65万家,促成交易金额45亿元。宜人智科的互联网保险业务自2025年一季度启动运营以来,借助AI技术对获客、核保、运营全链路的改造,构建了业务发展的良性模型,快速积累了用户规模与保费规模。
嘉银科技在三季度着重加强AI赋能业务的深度,重点布局多模态反欺诈和AI坐席辅助领域。在覆盖业务的广度方面,随着“千机”智能体研发平台的推出,显著降低了AI智能体的开发门槛与应用成本。截至9月末,累计落地智能体数量超300个,内部月活渗透率达40%以上。而“伏羲”模型管理平台则致力于提高模型部署效率,将模型从研发到投产所需时间从32天缩短到16天,模型投产数量增加近三倍。
王蓬博指出,多流量渠道拓客、新兴科技应用等已成为金融科技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抓手。人工智能对业绩的赋能已全面落地,在风控、营销、客服等全业务链路实现增效,头部公司通过技术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已实现AI技术规模化应用。
加快海外布局
在国内监管趋严、助贷业务向头部大平台倾斜的背景下,上市金融科技公司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布局,谋求多元收入增长极。今年二季度在英国启动小规模业务之后,奇富科技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透露,“正在积极探索多个海外市场的机会”,但并未进一步披露具体在哪些国家布局。
信也科技则持续加大海外布局,三季度国际业务收入占总收入25%,再创新高。三季度末,信也科技国际部分贷款余额23亿元,同比增加43.75%;三季度国际业务放款36亿元,同比增加33.33%。其中,印尼放款交易量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14%;贷款余额达到14亿元,同比增长21%。菲律宾业务贡献了国际业务43%的交易量,贷款余额达到8.97亿元,同比增长101%。信也科技预计到2030年,国际业务将贡献50%的收入,并且将复制东南亚成功模式至其他高增长市场。
海外市场方面,嘉银科技披露,三季度在印尼市场合作生态持续完善,成功对接多家资方机构,业务规模相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两倍,放款用户数同比增长约1.5倍。墨西哥市场业务延续高速发展态势,市场拓展初见成效。
宜人智科也在积极进行海外布局,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收入贡献4%,到2026年占比超过10%。宜人智科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菲律宾和印尼。其中,在菲律宾2023年推出“工人薪资信贷产品”,全年业务发起量和营收增长超100%;在印尼与当地AG Network&Associates达成合资(JV)协议,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运营。另外,宜人智科还在探索北美和中东地区的合作机会。
“已经披露的财报中,有部分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海外业务进一步向好发展,在放款规模取得新高的同时,海外业务合作伙伴数量也有所增长。”苏筱芮判断,在国内监管趋严、助贷业务向头部大平台倾斜的背景下,上市金融科技公司有望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布局。
王蓬博表示,金融科技海外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之一,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企业通过技术输出、本土化运营等方式,在信贷需求旺盛、数字化程度提升的海外市场实现稳步突破,业务覆盖范围也在持续扩大。
在国内监管趋严、助贷业务向头部倾斜的背景下,王蓬博认为,海外市场仍将成为上市金融科技公司的重要增量方向,预计会进一步加大布局力度,重点聚焦具备发展潜力的海外区域。但同时需应对当地监管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