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行业观察|探索氢能源在连接器中的应用前景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俊 连接世界 时间:2024-08-28 18:02:25

7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车型以纯电或油电混动为主,电动汽车在国内,已逐渐成为主流。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图源乘联分会

与此同时,中国对于氢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却不断加大。近年来,随着各国陆续明确碳中和时间表,全球氢能源加速发展,并成为各国能源技术革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加快氢能发展顶层设计,相继制定了氢能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新能源电动车优势已经十分明显,为何还要发展氢能源?

01|加速发展氢能源

全球已掀起氢能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热潮,截至2023年底,已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氢能战略。主要国家均将氢能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通过差异化布局抢占发展先机。美国重视对氢能全链条技术的研发和规模化示范,推进基于氢能的多能融合互补,以变革电力、交通、化工、钢铁等行业。日本超前布局点亮氢能“科技树”,建设“氢能社会”作为经济产业活动的能源支柱。欧盟把氢能视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利用绿氢推进所有终端部门脱碳化。英国将氢能作为工业脱碳的主要抓手,德国谋求成为全球领先的氢能技术供应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均重点发展制氢产业以在“后油气时代”保持能源出口强国地位。

中国官方对氢能源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氢能源在民间的受欢迎程度,也不断提升。终端上牌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实销7760辆,同比增长55%,其中大部分为重卡、轻卡以及客车。乘用车虽然销量不高,但同步增长率达到137%,涨势喜人。

02|对连接器的新考验

当前氢能源车辆主要有两种工作形式,氢内燃机车(HICEV)和氢燃料电池车(FCEV),氢内燃机车和传统油车的区别在于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其对氢气的纯度要求较低,不需要稀有金属作为催化剂,但容易发生超级爆震,且会产生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氢燃料汽车的工作原理: 空气中的氧气和高压储气瓶里的氢气在电堆中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并输送至DCF(电压提升部件),经DCF升压降流后再输送至PDU(高压配电盒),PDU(高压配电盒)将电能进行分配至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将电能转化为车辆前行的驱动能而前行。另BMS动力电池进行储存电能,DCDC/DCAC逆变器将高压进行降压后供整车各低压直流/交流用电设备使用等等。

▲氢燃料汽车工作原理图

不难发现,氢燃料电池车辆的驱动形式,本质上依然是电驱动。那这是否意味着,现有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对于氢能源车型,也可以拿来就用呢?

答案是否定的。与其他电驱动车辆相比,氢能源汽车连接器,主要增加了氢燃料电池内部的相关的线束,这些线束因为涉及氢气的化学性质,在指标上和传统的高压线束又有区别。

氢燃料电池内部的连接器,由于尺寸比较小,对连接器的精度要求也会更高。

▲康瑞连接器车用线束组件

在海外,也有不少大厂针对氢能源应用进行专门的研发,涉及的应用场景也不尽相同。

03|发展氢能源的必要性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氢能交通与电动交通并肩而立。虽然两者在设计和指标上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电驱动,达到节能降耗、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电动驱动汽车的核心是储能和补充能量。如何让车辆储存更多的能量,或者通过快速补充能量来实现更长期的寿命,一直是车企和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氢能的应用是这个问题的有效答案:氢能汽车的充气时间为3~5分钟,类似于传统燃油车型的补能时间,续航里程可达数百甚至一千公里。即使是氢能公交车,加氢时间也只需要5~15分钟,补能过程相当方便。

更为重要的是,氢作为一种理想的长期储能方式,能够大规模转化可再生能源,并进行长周期的储存、运输和能源化使用。

由此可见,氢能源发展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汽车行业,更多是通过绿色的方式,完成储能和补能的基础建设,在这个基础上丰富能源供应来源,保障能源安全,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随着新型交通方式和储能的升级建设,氢能源的舞台会更加广阔。这一变革不仅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为各类相关产业带来了机遇。康瑞连接器在这一波产业升级中,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卓越的设计与品质,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连接器。我们致力于为氢能源领域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蓬勃发展的市场中抢占先机,共同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