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全国汽车行业持续复苏的背景下,陕西汽车产业更是表现出色。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陕西省汽车产量约88.27万辆,同比增长22.6%,高于全国19.2个百分点;产值增长10.3%,增加值增长14.7%,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7.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约59.3万辆,居全国第三位,同比增长15.1%。
经开区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为这一辉煌成就贡献了显著力量。近年来,经开区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龙头引领等手段,吸引了众多整车制造企业聚集经开。正是受整车产业稳健发展带动,经开区乃至陕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今年发展势头良好,汉德车桥、西安康明斯等企业的产能和产值均实现稳步增长。从“技术革新”到“系统焕新”,经开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求新求变的步伐,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着源源不断的力量……
延锋汽车在全球10个国家布点,国内拥有50多个基地,2022年落户西安经开区。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吉利、比亚迪等车企的核心供应商,具备年产座椅30万套的产能。
“公司创立伊始使用的MES制造系统,还在不断升级迭代。MES制造系统负责车间生产管理,跟踪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使生产系统更加智慧。”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西安工厂经理介绍,“汽车零部件上的二维码就是它的‘身份证’。如果座椅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扫码确认零部件的‘身份’,对其进行跟踪,实现精确溯源。”
此外,升级后的MES制造系统可以监控产线效率、设备整体故障率、岗位人员变化、产品合格率等信息。这让公司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管理运营方面的短板,明确后续攻关和完善方向。同时,更精准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供应链管理,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管理端数字化转型,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目前,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在30%以上。自动化设备能够解放人力,使员工更加专注于创造性工作。
陕西工业协作配套服务中心主任、西安市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联盟秘书长罗建安表示:“在陕汽、吉利等链主企业的引领下,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在陕西批量落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构建起了陕西汽车现代化产业新体系。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加速调结构、促转型,更为延链补链强链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茁壮成长,到汽车龙头企业的引领崛起,经开区汽车产业链始终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汽车产业的重要承载区,经开区已形成以陕汽控股、西安吉利为龙头的商用汽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产业,聚集30余家核心零部件骨干企业和上百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具备60万辆整车的产能。这张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网络,不仅覆盖了从基础零部件到高端总成的全链条生产,还促进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为整个产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加速推进,经开区将继续依托自身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不断深化与国内外汽车龙头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陕西乃至全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多“经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