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三年亏损141亿,极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杨凌霄 汽车网评 时间:2024-10-11 16:10:33

不知从何时起,为了凸显自己在市场中的高端定位,不少主流豪华车企,往往都会另外扶持一家“性能代言人”。它可以独立于整个品牌体系之外,但同时却只服务于某家企业,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奔驰AMG车型,或者是奥迪RS系列。但高性能品牌往往背后伴随着巨大风险,不仅销量无法保证,同时还可能随时被市场抛弃。

定价高昂,让市场失去了耐心

首先,极星的失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现象,而是在这个品牌定位之初,似乎就预示着某种结局。譬如,作为沃尔沃与吉利共同推出的高端性能品牌,极星的使命是为了给消费者打造极致的驾驶体验,同时将北欧豪华基因,带给每一位用户。而这种理念带来的弊端,就是极星高昂的定价。

举个例子,在2028年推出的首款车型Polestar 1的官方指导价就高达145万,在哪个年代相当于一台奔驰S 500的售价。当然,最终的结局就是这款车的销量十分惨淡,虽然这几年时间Polestar 1经历了改款更新,但这款车在市场中似乎已经销声匿迹。

而在近两年推出的极星Polestar 3虽然定价“亲民”了许多,但起售价仍然接近70万人民币,显然并不能成为走量车型。不仅如此,从整个集团的销量情况来看,上半年极星在中国市场的成交量仅为1612台,在整个新能源阵营中几乎处于垫底状态。尽管官方对此的解释,表示极星是一款全球品牌,其面向的消费群体是欧洲等全世界的用户,但依旧掩盖不了极星“卖不出去”的尴尬局面。

当然,哪怕面对困难重重的现状,极星汽车还是拿出了一份“诚意”。在今年北京车展的现场,极星Synergy概念车全球首发亮相,还请了周迅和陈坤作为代言人,但是截至目前半年过去了,极星除了这款概念产品以外,似乎没有任何动作,就连同步发售的Polestar Phone手机也被人们逐渐遗忘。而在平静的背后,反而成为了极星汽车“掉队”的佐证。

“价格战”打响,蚕食了极星最后的一点市场

如果说高昂的产品定价,只是极星为了打入高端市场的一环,那么今年年初“价格战”的正式打响,或许成为了压垮这个高性能品牌最后的一根稻草。虽然从整个市场行情来看,降价潮一开始只针对20万级以下的走量车型,根本不会影响高端品牌的销量。但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参与降价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由于近期宝马重启“价格战”,前段时间旗舰纯电轿车i7一度传出降价55万的新闻,而奔驰EQS、EQE等车型更是直接打折出售。

但极星汽车面对火热的降价潮,似乎不为所动。根据网上查到的相关信息来看,极星Polestar 3没有任何降价的迹象,起售价依旧为69.8万元;而极星Polestar 2的起售价为29.98万元,也没有公布相关降价策略。

只不过极星Polestar 4倒是给出了一些优惠,下调后起售价为27.49万,虽然比原来便宜了5万块钱。但依旧相比作为“平替”车型的极氪001贵了两万元,而且在定价方面与极氪存在诸多重合现象。因此,面对持续了将近大半年的价格战,极星反而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实际上,在动力性越来越廉价的今天,极星主打性能与豪华的定位,显然与这个时代出现了一些偏差。当智己L6打破2.74秒的同级最快零百加速成绩;当阿维塔11率先将半苯胺真皮下放至30万车型中的时候,有谁还会在乎极星带给市场的“纯粹”呢?显然,在这场淘汰赛中,极星到底何时“出局”?在小编看来或许只是实际问题罢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