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月销100万已经达成!国产车的两极分化,已经开始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雨柔 汽车扒一扒 时间:2024-11-04 07:00:36

10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中迎来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巨头。

比亚迪以超过50万的月销量,成为了世界级的头部企业,按照单月50万销量来预判,未来的12个月,其将会达成600万年销量的成就。

即便是放在全球市场,这都是一份相当恐怖的数据。

头部三家企业,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100万。

10月份,比亚迪完成了50万销量,奇瑞的销量则达到了27万台,吉利的销量也接近23万台,三家头部中国汽车集团的累计销量达到了100万台。

头部企业正在密集化,并且以绝对的品牌效应席卷整个乘用车市场。

今年9月份,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65%左右,100台车中有65台都来自于中国品牌,剩下的日系、德系、美系、韩系以及其它欧系车,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有率则只剩下了35%。

如果把时间轴拨回到5年前,中国品牌还在生死一线徘徊,所有的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难以突破40%,并且均价难以突破13万。

短短5年过去,中国产品的占有率增长了25%,同时单车均价也有着50%以上的提升。

达成如此辉煌的成绩,核心关键在于中国品牌完成了技术的转型,一方面要归功于新能源技术路线,巨大的补贴推动了混合动力、纯电车的发展,免税、更高的路权、廉价的电力能源,让新能源产品的综合价值至少比油车高了30%以上。

另一方面,中国品牌本身也极其争气,伴随着中国基础制造能力的提升,汽车的稳定性、寿命、生产一致性以及图纸设计能力,相比之前都要有巨大的提升。

且,本身中国自主品牌是独立运营,对利润的把控相对没有双方合资公司的要求更高。

本身,中国品牌此前的生存环境就非常艰难,抓住机会想要拓展市场份额的中国品牌,比外资品牌拥有更端正的态度,在用料、设计、配置、尺寸等产品力的规划上,一般都是越级。

比如说吉利星瑞,作为一台A+级的紧凑型燃油车,其要比同价位的卡罗拉、宝来等车型用料更好、动力更强、配置更丰富。

在中国品牌逐步用价格战获得初步胜利的基础上,产品优势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至少在家用级市场中,合资品牌的传统市场标签已经不复存在,中国品牌的价值还在不断提升。

至少从10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头部三家中国品牌累计的100万销量,已经超越了所有的合资品牌销量总和。

9月份,所有外资品牌的累计销量只有78万左右,合资车的销量预计在10月份依然会在80万左右徘徊,这是一种完全碾压的状态。

合资车逐步衰减是大势所趋,成熟的、强大的工业市场一般都是以自主产品为主导,国内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且注重发展乘用车品牌,在这个大环境下,即便是此前手握合资品牌的一汽、东风、广汽、上汽、长安,也都会逐步从合资转向国产。

而那些没有合资底蕴的比亚迪、吉利、奇瑞,则能更加专注的发展中国品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