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汽车对一辆验证里程超30万公里的银河E5耐久测试车进行了电池包拆解,并对一块历经921次充放电循环的神盾短刀电池包进行了健康检测。结果显示,银河E5在高温、高寒、高湿等环境下行驶了30万公里之后,电池包的结构依然完整、防护完好。
技术为基 银河E5产品实力过硬
在本次测试环节中,在完成921次的完整充放电耐久测试之后,神盾短刀电池包依然拥有90.5%的健康度。据了解,神盾短刀电池包完成的921次充放电循环,足够整车实现超4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
据《》了解,吉利自研、自产的神盾短刀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92Wh/kg,拥有高安全、长寿命、超快充、低温性能好等独特性能,全面优于长刀电池。在使用寿命层面,神盾短刀电池拥有3500次的电芯循环寿命,折算成里程超过了100万公里,一代神盾短刀电池完全可以服务两代车。
众所周知,充电次数是影响电池健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譬如iPhone15系列机型的电池,在完成1000次充电周期之后,在理想状态下可维持原有容量的80%左右,每50次充电影响1%健康度。
值得一提的是,银河E5电池包采用了行业领先的CTB构型,并在单包的防护结构上做了重点加强,采用了更坚固的田字型框架,在电芯与框架之间预留了超大吸能缓冲空间,同时进行液电分离、电气隔离、热量疏导等多重防护设计,全方位提升了电池包的安全等级。
具体到产品应用层面,银河E5基于GEA架构开发,搭载了神盾短刀电池、银河11合1智能电驱、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吉利自研G-TCS全天候驱动防滑系统、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等领先科技。吉利银河E5起步加速快、冲刺能力强、适应全球路、弯道更平稳、“脚下”不打滑,0~100km/h加速时间6.9s、百公里制动距离35m、高环极速180km/h、麋鹿测试车速高达78km/h,全面优于搭载长刀电池的同级“Y”车型。
吉利全产业链布局完善
为实现这一目标,早在2015年,吉利就通过自研自建、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路径,在三电领域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布局。
据资料显示,自2019年至今,吉利在电池领域的投资已经超过1100亿元,累计规划建设的电池产能超过300GWh,已经具备了从锂矿资源储备、开采冶炼、电池设计组装、充换电服务、电池回收等完整的自研产业链。 在电池回收领域,吉利逐渐形成了以主机厂为核心的产业联盟回收模式,正逐步健全“上游:电池回收+中游:修复、梯次利用与再生+下游:场景应用”的市场化电池回收机制,促进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的生态链体系建设,目前对动力电池中的镍钴锰材料回收率已超99%。
写在最后: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市场的当下,目前市场上同级产品搭载的电池包,在完成500次(约25万公里行驶里程)充放电循环之后,容量就衰减到了80%,循环寿命远低于神盾短刀电池包。据《》了解,神盾短刀电池第20000套电池包已于7月26日在贵阳闪聚工厂顺利下线,可保障银河E5在8月3日上市即交付,其后续表现着实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