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活经济,各地产业整合持续升温态势下,产业集群或将成为塑造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3月21日,以“并购新机遇,提质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郑州召开。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邵立国以《强化链群协作 推动河南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解析河南如何立足链群协作,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邵立国现场表示,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集群最鲜明的特征和功能是“链接”。集群通过链接“上下游”关联产业,形成产业发展生态;通过集聚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平台,链接“产学研”,带动技术创新取得群体式突破;通过链接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突破行业产业界限,对区域产业、企业、机构、高校院所等资源进行整合,激发形成“1+1>2”效果,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邵立国强调,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作,相继出台多个政策文件,对培育集群工作进行系列部署。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加快省级集群培育工作,完善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
《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的原则,围绕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万亿级战略支柱产业集群、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
政策支持背景下,河南将如何立足链群协作,提升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邵立国认为,首先要以“链群协作”为引领,完善产业体系的顶层设计,持续优化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其次,要瞄准“世界级”,加快集群综合竞争力提升。集群要积极与全球相关企业、机构进行互动,促进人才、技术、项目的合作交流。
此外,区域应以创新为突破点,鼓励集群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通从问题发现、技术突破、实验验证、应用推广的创新链条。
最后,邵立国建议,培育“大中小”紧密协作的优质企业梯队,以此为抓手充分发挥大企业的生态主导作用,带动提升中小企业在各自产品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推动大中小企业链群化发展。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