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蒜,一座城。在开封杞县,几乎人人都与大蒜打交道。初夏五月,70万亩新蒜迎来收获。行走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浓浓的蒜香扑鼻而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金融是引擎。一头蒜的旅程,就是一部金融助农的“全产业链纪录片”。在这场金融与土地的守望中,河南农担公司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桥梁纽带作用,一头连着银行、一头连着蒜农蒜商,精准支持杞县大蒜种植、存储、加工、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条,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乡村富民产业的肌理,拨动中国大蒜之乡的“金蒜盘”。
踩准大蒜行情
50万元担保撬动数百万元增值
5月的杞县,新鲜大蒜上市,田间地头刚挖出的蒜头堆成小山,外地牌照的大货车在杞县金杞大蒜国际交易市场外排成长龙,等待大蒜装车。
种了十多年大蒜的刘少家难掩喜悦。今年,他承包了800亩地,预计每亩可盈利3000元以上,总利润超200万元。
“没有河南农担的资金支持,都不敢包这么多地。”据刘少家介绍,大蒜种植周期长,从上年9月份开始种早蒜,到第二年5月收获。这期间蒜种、肥料、农药、浇水、人工以及土地租金等都需要投入,一旦资金跟不上,大蒜产量将受极大影响。
对首次获得贷款,刘少家记忆犹新。2019年,刘少家包地种植大蒜仅几十亩。当时,他从上门走访农户的河南农担公司客户经理处,了解到农业信贷担保产品的政策支持,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农业信贷担保贷款。没想到第二天,50万元贷款便批了下来。
“当时经营规模不大,又缺少抵押物,走其他融资途径,很难贷到这么高的额度,利率也会比政策性担保贷款高很多。”有了这笔贷款,刘少家心中有了底气,当年便用这笔资金扩大了种植面积。截至目前,刘少家承包的土地已扩大至800亩左右,通过土地租金、雇工等带动当地400余名农户增收。
刘少家向河南农担公司客户经理介绍蒜地收成情况
2023—2024年,国内大蒜市场价格迎来市场高位,蒜价一度达4元/斤,相较2019年1.9元/斤的价格实现翻倍增长。刘少家正是这场市场浪潮中的受益者。
时间回溯到2019年,彼时刘少家虽有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却因资金短缺难以实现。关键时刻,河南农担公司伸出援手,为其提供50万元担保贷款。这笔“及时雨”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成为刘少家事业腾飞的起点。此后,刘少家依托稳定的资金支持,持续优化种植技术、扩大种植面积。
2024年,市场行情利好,刘少家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充足的种植储备,迎来了丰收与财富的双增长,大蒜种植产值突破600万元,较获得农担支持前增长数倍。从50万元担保贷款起步,到如今数百万元的增收成果,河南农担公司的金融助力,成功为农户架起了通往增收增效的桥梁,生动诠释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政策性担保破题
精准服务大蒜产业“周期”性资金需求
大蒜收成后,如何存储成为摆在收购商面前的一道难题。
“过去大蒜集中上市,价格被压得很低,还容易烂在库里。”谈起早年间收购大蒜的经历,杞县大蒜经销商贾爱民满是感叹。
贾爱民从事大蒜收储行业已30多年。每年5月至9月是大蒜收获季节,也是经销商资金需求的旺季。在贾爱民看来,相比其他农作物,大蒜价格短期波动较大,市场行情稍纵即逝,经销商的资金需求往往具有强时效性、短窗口期的特点。鲜蒜保质期短,需要及时烘干、入库,这对经销商的短期支付能力也提出了考验。
在河南农担公司,贾爱民提出用款申请后,2~3天时间百万元担保贷款就可到账,充分满足即时性资金需求。
河南农担公司开封市分公司客户经理介绍,公司根据杞县大蒜产业特点、市场情况及资金需求,建立了与蒜商经营实际、经营周期与资金回笼相匹配的灵活还款方式,合理设定还款期限,可以随借随还,提前还款退还相应担保费用,不额外承担利息。一旦大蒜价格波动,蒜商出现临时性还款压力,还可以通过展期等方式稳住局面。
有了河南农担公司的担保支持,贾爱民底气足了。这几年,他开始逐步扩大冷库规模,目前已具备5万吨冷库存储能力。依托冷链存储,其收购的大蒜实现了“季产年销”,错峰销售均价较集中上市期明显上涨,大蒜的存储损耗率也大幅降低。
贾爱民带领河南农担公司客户经理参观大蒜冷库
精打细“蒜”!
10亿元担保滴灌大蒜全产业链发展
一头蒜,链动百亿产业;一纸担保,激活万顷沃野。
“世界大蒜看中国,优质大蒜在杞县。”因个大、皮白、周正、味浓、富硒等特点,杞县大蒜闻名海内外。作为全国重要的大蒜生产、加工、贮藏和出口基地,杞县大蒜种植面积每年在70万亩以上,年产量近100万吨,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全国县域第一位。大蒜产业,是杞县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2025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千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作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河南农担公司紧跟政策导向,深挖乡村特色资源,努力补齐农村金融信用短板,撬动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田间地头。在开封杞县,河南农担公司围绕大蒜全产业链,联合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原银行、中国银行和杞县农商行等银行开发担保产品,为大蒜种植、运输、存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提供资金支持。如今,合作银行贷款利率已降至LPR基准水平,担保费不高于0.5%,部分担保产品在0担保费基础上,还引入了财政贴息政策,大大降低了各环节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
同时,河南农担公司引入省财政风险补助金400万元,1:1配套县级风险补偿金。从2019年第1笔业务落地至今,六年来,河南农担公司已累计在杞县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5386笔,实现担保贷款规模23.22亿元,其中大蒜产业担保规模达10亿元,占比超过四成。
在河南农担公司创新机制推动下,通过政银担协同发力,引导金融“活水”涌入乡村振兴领域,精准滴灌杞县大蒜、辣椒等特色产业,从种植基地扩建到农产品深加工,从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到电商销售平台搭建,全链条赋能产业升级。金融“活水”持续注入,不仅培育出一批规模化种植大户和合作社,更带动数千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筑牢坚实的金融基石,生动展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乘数效应与强大生命力。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