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获重要突破,航天梦更近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唐云泽 龙马频道 时间:2025-07-02 10:31:10

2025年6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声轰鸣再次点燃了中国航天的激情。当日12时30分,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迈出关键一步。这是继1998年神舟飞船同类试验后,时隔27年我国再度实施此项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航天试验,为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试验中,“梦舟”飞船以“零高度逃逸”模式完成极限挑战:在点火指令下达后,逃逸发动机瞬间启动,船塔组合体在固体发动机推动下腾空而起,20秒内完成预定高度飞行,返回舱与逃逸塔安全分离,降落伞精准展开,最终以气囊缓冲方式平稳着陆。这一过程不仅验证了逃逸时序、分离控制、弹道闭环等核心技术的可靠性,更获取了逃逸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实飞参数,为后续任务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与神舟飞船“火箭负责逃逸、飞船负责救生”的传统模式不同,“梦舟”首次采用“飞船抓总”的集成化设计,将逃逸与救生两大系统深度融合,由飞船系统全面统筹应急响应。这一变革性设计大幅提升了载人航天器的自主决策能力,使其在面对突发故障时能更快速、精准地实施逃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范松涛透露,试验重点考核了逃逸发动机与控制系统的协同性、低空安全分离技术及气囊缓冲着陆的可靠性,三项关键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我国面向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飞行器,“梦舟”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最大可搭载7名航天员,其性能指标已跻身世界前列。未来,它将成为支撑空间站常态化运营与月球探测任务的核心装备,承担地月往返、月面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重任。此次试验的成功,不仅意味着我国在载人航天安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更标志着载人登月工程全链条技术验证进入加速阶段。

当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航天服等关键装备的研制工作正稳步推进,载人月球车方案已进入并行研制阶段。按照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完成“登、巡、采、研、回”五大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从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到“梦舟”飞船逃逸试验成功,中国航天正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将千年“奔月”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此次突破不仅彰显了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的硬核实力,更传递出中国探索宇宙的坚定决心。正如航天专家所言:“每一次技术跨越,都是对人类认知边界的拓展;每一次成功着陆,都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标注新的坐标。”随着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的深入推进,中国航天必将书写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星辰传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