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上海一块土地卖了523亿,刷新了地球售价最贵土地记录,这个天价数字背后,曾是6057户人家挤在老旧房屋,在阴雨天撑伞去公共厨房做饭的真实生活,他们一夜之间暴富,手握巨款,房地产难道又有新机遇?
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天堂,一面是故乡
上海徐汇的东安新村,曾经是城市繁华肌理中的一道褶皱,这里浓缩了上海的黄金地段价值:紧邻顶级的中山医院,被繁盛的商业圈环抱,然而,掀开这层光鲜的地理外衣,内里却是令人心酸的居住窘境。
建造于上世纪的“老破小”,将几代人的生活压缩在五六十平米的空间里,上厕所、洗漱、做饭,都需要邻里间心照不宣地排队,没有独立厨卫,油烟和水汽常年弥漫在楼道。
更残酷的是,没有电梯的六层楼房,成了一座座“悬空养老院”,困住了无数高龄老人,窗外的世界再精彩,也与他们无关,对生活尊严最朴素的渴望,成了这里所有人心中最大的公约数。
所以,当拆迁的消息公布,一切都进行得异常顺利,房子赔偿单价也是接近15万一平方的价格,同时短短五天,签约率达到惊人的99.95%。
手握巨款却无从安居
告别了蜗居,居民们手握巨款,一夜之间成了世俗意义上的“千万富翁”,但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淡,拿着这笔钱,想在熟悉的原地安家,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环顾四周,新楼盘的起步价在13万到18万/平米之间。
一套房动辄上千万甚至数千万,他们的补偿款,在自己曾经的家门口,显得如此单薄,于是,大多数家庭的选择出奇地一致:用这笔钱,去置换一套二手房,或者退到更远的郊区,换取一个崭新但陌生的开始。
523.03亿,这个数字让上海东安新村不仅成为上海的“地王”,更是全球最昂贵的土地,从去年12月到现在,深圳土地最高售价185亿,西安75亿,杭州55亿。
过去那些凭借高杠杆、高周转凶猛扑食的民营房企,身影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中海、保利、上海地产、徐汇城投这些名字,它们的背后,站着的是国资和央企,是雄厚到几乎无需计较短期成本的资本。
天大的好事为何轮到东安新村?
答案的第一层,写在宏观政策里,当房地产市场急需“止跌回暖”,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把那些核心城市的核心地块拿出来。
而东安新村位于上海徐汇区枫林街道,那里最好的资源就是医疗,有许多三甲医院集中在那里,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很好的医疗资源,并且周围商场也很多。
答案的第二层,藏在悄然松动的闸门后,各大城市逐步放开限购,为一股压抑已久的购买力打开了通道,这股力量,来自全国的中高收入家庭。
对他们而言,在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核心区拥有一套高品质住宅,意义早已超越居住本身,它是对抗通胀的硬资产,是身份的象征,也是给下一代最稳妥的馈赠,他们的需求,与“地王”项目未来的高端定位,严丝合缝。
答案的第三层,则是一个精妙的市场闭环,东安新村六千多户居民手持补偿款,涌入市场,他们需要房子,这股庞大的需求,恰好消化了大量的二手房和远郊新房库存,一个看似“多赢”的循环形成了:旧改推动了拆迁,拆迁制造了需求,需求盘活了市场。
这只看不见的手,一头连着顶层设计,一头连着市场供需,将政策、资本和人的欲望,编织成一张巨大而精密的网,驱动着“地王”的齿轮,周而复始地转动。
谁的万家灯火,谁的系统风险?
然而,一个冰冷的数据显示:核心区豪宅的租金回报率,普遍只有1.5%到2%,这意味着,一套价值三千万的房子,一年的租金收入可能还覆盖不了银行的利息,资产的价格,早已与其基本的使用价值严重背离。
这套模式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地方财政的增长,依赖土地出让收入,房企的利润,依赖房价永远上涨,这个链条的最后一环,永远是那些用尽一生积蓄,甚至背负几十年贷款的普通购房者。
当土地的价格被推向极致,它究竟是在为城市加冕,还是在为系统性风险献祭?一座城市的荣光,究竟在于刷新纪录的天价土地,还是在于那片土地上,真真切切的万家灯火?
参考:
新京报--523亿元!全国总价新地王诞生,这家上海“隐秘地主”现身2025-06-04 22:06
不良资产网 --货值超800亿,全球地王即将诞生!2025年03月12日 14:18
百度百科--东安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