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文博 文/图)今年以来,随着各项稳定房地产政策加快落实,房地产市场继续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中指研究院认为,上半年政策定调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为市场注入信心。下半年高品质项目入市有望带动核心城市新房市场保持平稳,“好城市+好房子”具备结构性机会,而市场全面止跌回稳仍需政策进一步加力。
北京市朝阳区一处居民楼群。
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总量同比增长,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以来,核心城市新房市场整体保持平稳运行,其中第一季度市场延续修复态势,但第二季度边际有所转弱。二手房在“以价换量”带动下,重点城市成交量延续增长态势。同时,在供给缩量与销售修复推动下,重点城市新房可售库存普遍下降,出清周期略有缩短。
从市场交易情况来看,在各项稳楼市政策作用下,房地产销售基本平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月至5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9%和3.8%,与1月至4月基本持平。部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市场交易较为活跃,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保持增长。
从市场价格来看,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今年5月,在70个大中城市中,多数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其中,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5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针对下半年走势,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新房成交绝对量第三季度环比回落,基于去年低基数,同比降幅会进一步收窄,第四季度跌幅将扩大,全年呈弱复苏走势。城市间分化将持续加剧,核心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将继续企稳回升,尤其是新规住宅、四代宅产品集中入市带动成交热度延续;多数城市仍将在成交底部寻找新的供求平衡。同时,项目间冷热分化也持续加剧,核心区域配套、产品俱佳的项目将保持高热。
各地积极因城施策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因城施策,实施多项稳楼市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广东、浙江两省持续扩大房地产政策实施效果,多措并举激活住房消费潜力,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广州市、深圳市积极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授信和融资额度位于全国前列。杭州市坚持以需供地、精准供地,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促进房地产供需平衡、市场稳定。
今年6月19日,西安市发布《西安市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二手房交易、便民服务、预售资金监管等方面提出十二条举措。其中提出,促进一手房和二手房市场联动发展。加快存量住房不动产权证办理,开展住房“以旧换新”“方便看房”、团购等活动。落实好国家关于住房“卖旧买新”的个人所得税退税以及家装厨卫“焕新”补贴政策。
“西安此次发布新政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有望在较大程度上推动西安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记者表示,后续全国各地或会有较多的政策优化版本,以促进市场向好发展。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两省调研。调研组表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切实扛起责任,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公积金政策优化调整
今年以来,多地优化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进一步扩大和放松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推出更多便民举措。
6月17日,浙江温州推出住房公积金新政,允许符合条件的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二手住房首付款,该政策发布即施行。6月6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服务质效工作的通知》,新增“电话贷款,服务直达”模式,借款人通过热线电话即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现全程“零跑腿”。
山东青岛扩大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政策支持范围,购房人及配偶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所购住房为家庭首套、第二套自住住房或保障性住房,购房人及直系亲属(指购房人本人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均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首付问题的解决,本质上就是为了促进需求释放、激活市场活力。”严跃进表示,住房公积金提取用于支持首付政策的实施,为购房者提供了更为充裕的资金流动性,住房消费的动力和能力自然也就增强了。同时叠加当前好房源增多以及对房价的预期转好等因素,可以更好促进住房消费。
严跃进认为,从各地的政策来看,虽然有差异,但实际上在购置新房、二手房、保障房和租房等领域都有较好的支持,这有助于真正促进住房消费的全方位活跃。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总的看,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持续显效。但也要看到,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过程中,市场信心还在修复,市场供求关系仍有待改善,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还需要继续努力。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积极主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现实,持续推动城市更新和危旧房改造,加大“好房子”建设供应力度,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