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工妹,前中国女首富!
大多数人很难想象,这会是同一个人。
而今天,她又敲钟了!
蓝思科技,显然是一位有故事的女同学。
顶着“果链三巨头之一”、“手机玻璃大王”的名头,在港股上市。
但上市首日只涨了9.13%,和当年上市8连板比起来,只能说表现平平。
事实上,今年3月份,蓝思科技说要赴港上市的第二天, 其A股的股价就一度大跌8.16%。
大家一边担心,可能稀释蓝思的A股估值;
一边又开始质疑,蓝思赴港上市再融资必要性。
咋回事?
提到蓝思科技,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创始人周群飞的传奇。
她出身在湖南贫困山村,5岁母亲早逝,父亲因意外失明,15岁初中尚未毕业便辍学外出打工。
这说是“天崩开局”,不为过吧?
但周群飞,硬是通过努力,“逆天改命”。
15 岁时,周群飞辍学来到深圳工厂当流水线女工,成为了深圳众多打工妹中的一员。
周群飞一路干到了管理层,但她并不满足于此。
1993 年,周群飞决定辞职创业。
一开始,做的是手表玻璃镜片的加工,然后拓展到手机玻璃领域。
2003 年,蓝思科技成功研发出第一款手机防护玻璃,获得中兴、康佳等国产手机厂商的青睐。
2007年,苹果公司在为初代iPhone寻找屏幕供应商时,原合作伙伴因技术不过关而告吹。
周群飞抓住机遇,成为苹果首批核心屏幕供应商之一。
此后,借着iPhone全球热销,蓝思正式起飞。
2011年,公司营收还只有60亿;
到了2024年,就已经飙升到了698.97亿;
苹果高管探访蓝思科技
也是在这一时期,蓝思科技成功上市。
周群飞更是凭借股价的一路暴涨,以500亿身家成功问鼎中国女首富。
但,成也苹果,败也苹果。
对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正在成为蓝思科技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近年,苹果声势大不如前,蓝思科技跟着受伤。
2016年,iPhone销量首次下滑,蓝思归母净利润大降21.98%。
2018年,苹果手机出货疲软,蓝思当年净利润同比暴跌68.9%,扣非后甚至亏损4亿元;
2024年,苹果新品创新乏力、市场预期转淡,蓝思科技股价在苹果秋季发布会前后两个月暴跌了25%,市值蒸发约250亿…
真正意义上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仅如此,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也削弱了蓝思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
近几年,蓝思科技毛利率和净利率,越来越低。
蓝思科技也曾努力过。
比如,将业务领域拓展到智能汽车领域,并成功拿下了特斯拉、小米、比亚迪等企业订单。
最近大卖的小米YU7,汽车玻璃也出自蓝思。
还有AI眼镜、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同样也有蓝思科技的客户。
但目前,这些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仍然不到20%;
智能手机及电脑类业务收入依然高达577.54亿,占总营收的82.63%。
而苹果收入的占比,虽然从2022年高峰时的70%以上一路下降,但截至目前,也依然占到了五成左右。
“大客户依赖症”仍旧明显。
过度依赖“果链”会有什么后果,同为“果链”成员的欧菲光,便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欧菲光,曾经靠摄像头模组打入苹果供应链,一度营收规模逼近500亿。
但2020年,“苹果将欧菲光从其供应商名单中剔除”的消息传出。
后来,失去苹果订单的欧菲光元气大伤,至今都没有缓过劲来。
苹果的落寞,“脱链”的风险,或许也正是外界不再像从前那样看好蓝思科技的原因所在。
你觉得呢?关注我们,评论区聊聊吧!
扫下方二维码,直接进群畅聊~
— 往期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