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号健康消费 太史詹姆斯
刘强东在关注什么?
从刚刚结束的618来看,即时零售是一场不能忽略的战役,与此同时,京东旗下独立上市公司京东健康,正在攫取刘强东和许冉更多注意力。
近期集中登场的广告式打法就是力证之一。在京东最重要的定制晚会《京东618开心夜》,「京东买药」是独家冠名,口播与logo露出彰显重要性,而从下半年关注度较高的头部综艺《花儿与少年7》的路透来看,「京东健康」的物料随处可见,俨然一副重金营销的架势。
一方面,健康消费这件事俨然成为趋势所在,且这一门类的绝对电商王者还没有诞生,另一方面,诚如去年北京推进医保线上支付时,京东就和美团双双成为首批入选平台,医疗电商的星辰大海摆在眼前,而「买药秒送」又是一场属于即时零售的冲刺。
当然,京东健康也是相当争气的,其2024年全年业绩总收入达到581.6亿,年度盈利为41.57亿,相比2023年增幅94%,虽然从2020年分拆上市首年至今,京东健康历经盈利与亏损的沉沉浮浮,但「卖药+服务」让其找到了增长引擎,目前的规模和态势来看,京东健康仍牢牢稳住了医药电商B2C一哥之位。
与此同时,在今年一季度在医保线上支付的带动下,京东健康又实现了高达25.5%的增速。
这个增速在曾经的互联网人眼中不算什么,但在如今已经足够炸裂。
刘强东和许冉对于这种突然爆发的增长一定能淡然处之,毕竟京东零售也已经在「促消费」政策的帮助下起飞了。
不同之处在于,从以往的经验看,「促消费」的刺激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而线上医保很可能还会继续推进,算是一个大趋势。
医院系统当然希望药品消费还留在自己这里,但是前几年事件教育了所有人。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线上药物供给还是相当必要的,即便是离家不远的社区医院,便利程度也难以和即时零售相提并论。
在这个大趋势下,老刘一定还会坚定不移地推动即时零售,更何况京东买药秒送还能发起对美团买药的进攻。这一块也算得上美团闪购的腹地,是它起量时赖以安身立命的核心业务。
02 决战即时零售
在今年618,京东闯入外卖赛道掀起即时零售对决之时,殊不知彻底引爆了这个市场,随着618退去,京东在外卖这块的声音越来越小,淘宝闪购却后发制人,进一步展开与美团的缠斗。
在这场以奶茶外卖为主的闪购之战里,先呛声的京东早已让全网发出「没有了1.68元奶茶」的抱怨,但是,「买药」这件事依旧能扛起刘强东对于即时零售的野心实现。
时间拉回2024年,「抢医保」是线上买药战役的焦点。
2023年,上海是首个试点线上医保的城市,美团和饿了么首批被同时引入。相对而言,官方在药品这一块更重视送达的速度,毕竟这是卫健委最容易向医院院长们解释得通的理由。
京东秒送「快乐减重」活动
美团也对竞对这些动作充分重视。在美团和京东同时布局的药店,店主就被告知如果参与京东的活动,那么,在美团上的流量就会受到影响。
而在今年618,「京东买药」的广告被刘强东放到了营销战略重点,整个618期间,京东买药「健康免单」响彻整个互联网,最终京东买药618会场的UV达到了去年同期的3倍。
在外卖领域,京东发起了佣金大战,也对用户们大撒钱做到「绝对便宜」,而这种「绝对」并没有持续之时,用户也逐渐被其他对手的「持续绝对」所吸引走。
但在「买药」这件事上,据京东买药秒送负责人透露,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并不高,他们的重点是更快的履约和更好的货品质量,显然在这一需求上,京东健康的「医检诊药」给到了用户足够的安心,这才是刘强东和许冉要逐步稳固的属于京东的即时零售主阵地。
AI营养师
今年1月,京东健康又发布了「AI京医」和「京东卓医」,除了给医院医生提供服务外,也有面向C端的就医管家。
当然,为了京东健康提升医药电商销售额,最重要的当然是C端应用。
面向医院的大模型如果做好了当然会开辟一块新市场。但现在部署DeepSeek的医院也至少有上千家了,医学博士们也渐渐开始对大模型祛魅了。
患者信息对保密性有很强的要求。所以,医院部署的都是私有化的一体机,成本一般至少几十万元,最高还有数百万的。由于大模型的幻觉问题,所以医生们在临床时只能敬而远之。一体机现在在很多医院只能作为行政助手,最多在科研上做一点帮助。
京东和华为这些医疗专业大模型只要使用的是大模型技术,幻觉问题就不会完全避免,很可能不能满足临床的要求。所以,不如扬长避短,在C端社区给患者们提供一些指导。
2022年年底,京东血氧仪卖断货
在智能化产品销售本就有领先优势,再配上「医检诊药」的专业性保障,京东健康迈向大健康全品类的「电商第一位」,显然更具备先天优势。
与此同时,迎合国民健康需要,帮助本土药企崛起,这有名有利的好事,显然又是京东健康另一种未来图景。
单以「减肥」这一强需求而言,「体重管理」产品就能撑起无穷想象力,京东健康也在618战报里表明减肥调理用药成交同比增长超3倍。
减肥药去年成为了全球医药圈的明星产品。司美格鲁肽占了诺和诺德全年营收的70%,让后者营收增速大涨至25%;拥有替尔泊肽的礼来的营收增速更是高达32%。
evaluate Pharma预测称,这两家公司到2030年将成为全球处方药销售的前两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