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浪尖手记|“万亿之城2030”课题组合肥调研纪要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澎湃新闻 时间:2025-07-11 16:15:05

2025年7月1日至5日,浪尖“万亿之城2030”课题组调研了合肥工信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经开区”)、包河区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包河经开区”)、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长丰县,巨一科技、国轩高科、蔚来汽车、江淮汽车,还专访了国科新能创始人方建华、合肥工业大学教授赵韩。

4月28日,浪尖计划“万亿之城2030”系列调研启动。调研由澎湃研究所与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联合发起,旨在全景扫描长三角九座万亿GDP城市(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常州)产业发展现状,探究城市未来增长极。

合肥是调研首站。2024年,合肥GDP13507.7亿元。调研产业是新能源汽车。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137.6万辆,占全国产量十分之一,产值2600亿元。

以下为本次调研纪要。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信心

合肥经开区成立于1993年4月,成立之初面积86平方公里,经过32年发展,目前园区面积拓展到268平方公里,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第7。

合肥经开区有两家整车企业:蔚来汽车和大众(安徽),在两家整车企业的带动下,目前园区有140余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

从零星布局到集聚发展,合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对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满怀信心。

“未来”工厂

2020年,蔚来汽车落户合肥经开区。此次走访的是蔚来中心|合肥新桥产业园,建筑面积4081平方米,2021年11月开工,2023年8月竣工。

课题组还调研了蔚来F2工厂。工厂由连廊链接涂装、车身、冲压、总装四大车间,整个厂区的自动化率达到98%,最快可以做到一分钟下线一台车。

在蔚来F2工厂,我们还看到了第二代换电站。截至2025年7月9日,蔚来全国换电站数量达到3399座(含城区和高速站),高速换电站1000座,充换电站8058座,累计为用户提供近8000万次换电服务。换电,是蔚来“未来”的关键。

交给企业

这次调研,首先感谢合肥工信局的协调。

合肥工信局副局长戴文刚概括了合肥新能源汽车特点:第一,规模大,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6家整车企业,在地产量居全国首位;第二,产业链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产业链;第三,政府牵头形成汽车专班。“一任接着一任干”。

“企业有需求,产业有需求,我们做好保障,这是我们该做的。开发什么产品,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这是企业要做好的事情。”

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

教授创业

巨一科技创始人林巨广,创业之前是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初始团队大多来自合肥工业大学。

成立于2005年的巨一科技,有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两大业务。蔚来汽车合肥工厂的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就是由巨一科技提供的。2021年,巨一科技科创板上市。主要客户除了蔚来,还有特斯拉、理想、小鹏等头部企业。

公司董秘王淑旺说,“公司成立后,我们时刻提醒团队不能懈怠,保持创业激情。这间会议室就叫做激情会议室。”会议室墙上有幅画,上面四个词:激情,开放,执行,共享。


巨一科技 供图

场景招商

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巨一科技、国轩高科、奇瑞汽车(合肥)研究院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研究院,都在包河经开区。

作为省级开发区,包河经开区在土地供应和落户企业量级上,和“国”字头的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尚有一定差距,包河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牧说。园区围绕三电、三智,坚定汽车关键零部件方向,走错位发展之路。

2020年,包河经开区调整了新能源汽车招商策略。园区通过腾笼换鸟、与中关村合作等方式引入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目前,园区已建成运营无人公交接驳线、封闭测试场等。

五个标准

国科新能创始人方建华,是国轩高科前总裁,现在专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早期投资。

在方建华看来,合肥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有其必然性,因为有产业基础、有消费习惯。2009年,国家开始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合肥成为“十城千辆”首批城市之一,次年,合肥有了全球第一条纯电动公交车18路。

方建华认为,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资本,归根结底都是看人。作为投资人,他看人有五个标准:胆识、机遇、格局、坚持和包容。

科创高地

合肥高新区,有一家整车企业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主要是零部件和后市场。

高新区,是1991年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这里有“科大硅谷”、国家实验室、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等原始创新策源地,还有“中国声谷”、未来产业科技园等新兴产业引领区。

依托优质的科创资源,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发展。2027年,预计集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超300家,2024年是160多家。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道德经

打开地图输入“国轩高科”四个字,可能会跳出七八处办公地址,上车后司机师傅与我们说,“经常有人搞错。”

我们调研的国轩高科总部办公地点,位于包河区,建成于2022年,占地125亩,内有员工3000人左右。进入办公楼,映入眼帘的是印刻于墙上的《道德经》。 国轩高科品牌负责人杨春艳介绍,国轩高科的企业价值观“珍惜、务实、诚信、创新”就来自《道德经》。


国轩高科 供图

国轩高科,成立于2006年,主营新能源电池。2025年1月,国轩高科全球总部基地、上海电气国轩研发基地在嘉定区开工。据说是这一处办公点的1.2倍。

千亿之县

曾经的贫困县长丰县,现在是明星县。2024年,长丰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近半。

2021年,比亚迪落地“备胎”长丰县下塘镇。时任县委主要负责人现场签下21天交地军令状。比亚迪在长丰基地42天开工、10个月整车下线,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说这是“长丰速度”。建设期间,几千辆挖掘机午夜同时作业,“场面震撼”。

目前,长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200家。企业来了,人也跟着来了,下塘镇常住人口11万,每年流入人口超过6万,镇长许庆美说,在比亚迪基地门口摆摊的小贩,一年有10余万收入。比亚迪拉动了长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急剧增长也带来了如生产纠纷、用地增加、基础设施跟不上等问题,不过,在长丰人眼里这些都是“幸福的烦恼”。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原始创新

谈合肥新能源汽车,绕不开赵韩。

赵韩与汽车的结缘,始于工厂生活。做了三年的汽车修理工后,1977年填报高考志愿时,赵韩“没有多想”,选了自己比较熟悉的汽车专业。1990年在丹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合肥工业大学任教,1999年成为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机械学院首任院长。

“传统汽车,我们落后太多,要引领潮流必须另谋出路。”,赵韩带着一批年轻人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1999年赵韩团队研制出第一代纯电动轿车。之后,赵韩团队推动了安凯汽车、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巨一科技、国轩高科和合肥市等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并长期和它们开展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

赵韩说,当时自己选择在纯电动汽车上突围,是研究了很多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和发展动态后确定的,“这是一个新赛道”,从改装汽车开始,一步步攻关和创新。在他看来,大规模、大投入的集成创新很重要,但小的有引领作用的原始创新也不能少。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开放合作

江淮汽车的调研地点是位于包河区的江淮汽车管理大楼。1964年,巢湖汽车配件厂迁至合肥,落户于此,1969年更名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这里也是江淮汽车总部。

江淮汽车总经理李明见到课题组的第一句话是:最近都在忙尊界投产。6月18日,尊界S800批量投产,首月大定突破6500台。李明说,“与华为的合作初步成功,这是江淮汽车的又一次创业。”

此前,江淮汽车生产了安徽省第一辆汽车,填补了安徽省汽车工业的空白;1990年又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客车专用底盘,改写了中国客车底盘由货车底盘改装的历史;进入21世纪,江淮汽车由传统汽车企业向先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转型,由此开启第三次创业征程。

李明用“开放合作”形容江淮汽车的这次创业。2025年,江淮汽车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合作。3月,尊界上海设计中心在上海成立。目前,中心已有100余人。李明认为,与华为合作有助于提升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上的竞争力。

如果说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电动化中后来居上,得益于有劲,那在下半场——智能化的角逐中,还要创新突围,才能有戏。

(本文作者吴英燕系澎湃研究所总监。浪尖“万亿城市2030”课题组由澎湃新闻副总裁、澎湃研究所张俊、上海国有资本研究院院长罗新宇牵头,课题组成员:吴英燕、吕娜、包青亚、王金涛、张志朋,特邀观察员商文芳。)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