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石商业评论 张军智
令任正非敬佩的人
海湾战争前,萨达姆将大量武器埋在沙土下,以躲避美国的轰炸。但是美国人通过侦察直升机上的一个神秘吊舱,精准地锁定了这些武器的掩埋位置,随后一开战,就毁灭了这些武器。
同样,不久前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也利用了这种吊舱。即便伊朗的核设施深达近百米,并且设置有大量的迷惑性假目标,但通过这个吊舱设备和其他数据相结合,美国的轰炸据信依旧找到了准确目标。
这个神奇吊舱,名叫航空重力梯度仪,它原本作用是用来高效率探矿,却被北约军队当成了武器。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该设备还是由一位中国科学家在英国时所制造。只是很长时间国内对这个科学家缺少关注。
今年6月,随着《人民日报》专访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的采访《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对话任正非》,刷屏网络。
这个中国科学家的事迹和他并不为太多人所熟知的名字黄大年,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在任正非的言辞之间,充满了对黄大年的欣赏与尊敬。他称黄大年是探索创新、至诚报国的伟大科学家,并以黄大年的名字,做了黄大年茶思屋的非营利网络平台,免费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查阅全球科技信息。
众所周知,华为公司是家杰出的公司,任正非更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家。在过去38年里,他带领团队,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克服一项项技术、管理、经营难题,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将华为发展成了世界通信领域的顶级服务商。
但华为成功后,任正非个人却未表现出丁点对名利的追求,比如他本人占企业股份比例极低,也从未出席过公司以外的颁奖、表彰会议。多年来,他都是深居简出,远离名利场,一心扑在华为的事业上。
这种毅力非凡、志向宏达且淡泊名利的性格,令一般人很难进入他的法眼,更不要说赞赏。
那么黄大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会获得当代中国科技企业最杰出的领导人任正非如此高的认可与敬意?
提到黄大年,官方媒体通常会称他为:中国当代不可多得的战略科学家。用战略一词来形容一个科学家,我们通常会想到的都是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王大珩、王淦昌等老一辈的国宝级科学家们。
那么黄大年何以配得上战略科学家这样的称谓?
简单来说,他的工作事关国家发展乃至国防安全。中国的深地矿产资源、深水油气田发现,水下潜伏目标探测,都与他的研究相关。有外国媒体曾评价:他的回国,要让某国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而他也带领团队,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1958年,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的一个教师家庭。1966年文革爆发,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黄大年跟随父母,一起被下放到了地处桂东南的广西地矿局第八地质队。
虽然生活在偏僻的山村,但在父母的引导和教育下,黄大年从小就对英雄人物故事和科学知识充满兴趣。
有次在上学路上,黄大年看到附近农场一辆拖拉机抛锚在了铁路交叉道上,而此时不远处传来了火车的汽笛声。他脱下衣服拼命向火车的方向,奔跑挥舞,而司机在发现他的示警后,紧急制动,最终停在了拖拉机前十几米处。几天后,农场给学校送来一面锦旗,写着欧阳海式好少年。
类似的举动在少年时代的黄大年身上还有很多,甚至有次为了救落水同学,他自己被水呛得虚脱,差点被急流冲走。
初中时,黄大年到了罗城县的五七中学读书,这是所寄宿制学校,他经常半年才能见到父母一次。不过这也让他早早学会了独立和自律。
学校的生活艰苦,但那些下放来的老师们,讲述的知识却令他陶醉其中。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是老师眼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四年的大学时光里,黄大年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校到处都留下了他努力学习的身影。但他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晚会上他能一展歌喉,足球场上他身姿矫健成绩优秀,多才多艺,连续获得三好学生和标兵表现奖。
大学毕业时,他在同学的留言册上写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但黄大年的内心并不平静,他太清楚,科学虽然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特别是在英工作期间,他的双亲离世前,都曾在最后的电话里叮嘱,让他不要忘记自己是有祖国的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他在等一个机会。
2009年,当收到时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领导的邀请回国邮件后,黄大年的那颗海外赤子心彻底激活。
他回邮件表示: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2009年底,黄大年作为东北第一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回到母校工作。
4
以身报国
甫一回国,黄大年就被委以重任。当时,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地球深部探测计划深部探测技术与试验研究转型刚刚展开。该计划设置9大项目49个课题,集中了国内118家机构和1600多名科学家以及技术专家参与其中。
黄大年被任命为第九分项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的首席科学家,其核心之一是研发中国自主的航空重力梯度仪。这也是我国十二五863计划的重要项目。
当时有记者问他:中国深地探测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多大差距?他回答:人家是导弹部队,我们是小米加步枪,其中一些步枪还是通过进口获得,高精尖的装备被别人禁运。
航空重力梯度仪被称为是能给地球做CT和核磁的仪器装备,可以让地下两公里的情况都能一目了然。而且这一设备的军民两用特性,可以大幅提升一个国家在资源安全和国防战略领域的能力。
研发航空重力梯度仪本是黄大年在英国的老本行,不过在英国时,他拥有顶配的国际团队以及随用随取的先进仪器和设备,他只需要做好研究和管理工作。
但在国内,这些设备和仪器即使我们愿意花大价钱也买不到。怎么办?
黄大年协调各地研究机构,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主攻克从理论到工程化的全链条技术难题,最终制造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装备。
此外,黄大年主导的其他重大项目也频出硕果,重载荷无人机、空地井立体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等等。7年时间里,黄大年带领400多人的科学家团队,创造出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还跳出学科的门户之见,站在国家层面思考问题,只要需要他的地方,不管有没有好处,他都尽心尽力地帮忙。他的办公室外,经常是站着各地来的请教、合作、探讨人员。
他手握多项863计划十二五计划的课题与项目,发掘到不错的团队和机构,他就分一部分项目交给对方。同事抱怨说,项目给了外校,钱都归了人家。他认真地说:咱们得从国家的角度去想问题。
学校领导多次催促他申报院士,他满不在乎地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为国育人
回国后,黄大年明显感觉到国内相关学科高水平人才的困乏,他说:中国正努力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而这段不平坦的进程需要几代人去完成。如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让文化与智慧长久地传承下去,值得每个人思考。
他迫切地想带出一批优秀的年轻人,一批能在国际舞台上也有话语权的年轻人。
虽然科研任务已经非常重,但黄大年仍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培育新人身上。回国后,他就担任了吉林大学李四光实验班的班主任。他说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因材施教都能成材!
发现有的学生对编程感兴趣,他就有针对性地培养,不仅教学生理论基础,还通过跨学科联合培养的方式,让学生很快掌握了地学大数据的并行计算和软件研发技能。看到有的学生痴迷无人机,他就个人出资3万,资助学生去北京参加相关培训
在黄大年的笔记本电脑里有个文件夹,分门别类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笔记与读书报告。他不出差的时候,就会逐个问学生,最近学了啥,想了啥,碰到什么问题。学生交的作业,他每处细节都不放过,力求学生学精学透。
他经常说的话是:科学这方面的事儿,一点儿都不能马虎,一丝一毫的懈怠也不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