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曾经年销22万辆的合资车企退出中国市场后 迎来时代的落幕
文/天下车智 侯宇婷
2025 年 7 月 8 日,广汽菲克管理人发布消息,因广汽菲克公司已无重整可能,根据部分债权人意见,经债权人委员会讨论,管理人已经申请长沙中院裁定宣告广汽菲克公司破产。
广汽菲克长沙工厂的第五次拍卖依然无人举牌。起拍价已从19.15亿元降至9.92亿元。
从巅峰到谷底,Jeep国产曾引爆市场
(图源:网络)
资料显示,广汽菲克成立于 2010 年 3 月 9 日,由广汽集团和 Stellantis 集团(其前身为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而成)以 50:50 的股比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约 170 亿元。其主营业务涵盖乘用车整车、发动机、零部件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
在成立初期,广汽菲克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在 Jeep 品牌国产化之后,借助中国 SUV 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广汽菲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6年,广汽菲克 Jeep 品牌在国内累计销量为 12.9 万辆,让公司整体凭借高达 270% 的市场增速扭亏为盈。2017 年,广汽菲克的销量更是飙升至 20.5 万辆左右,达到了其发展历程中的巅峰状态,Jeep 品牌实现自 2015 年 12 月以来连续 25 个月的销量同比增长,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达到顶峰。
广汽菲克曾在2017年创下22.23万辆的销量峰值,但此后连续四年销量下滑,2021年仅售2.01万辆,2022年上半年销量更骤降至1861辆,生产经营全面停滞。
2020年8月和2021年7月,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分别向广汽菲克注资10亿元和30亿元,总计40亿元,用于实施“振兴计划”。这些资金旨在缓解现金流压力,并支持产品线优化和市场推广。
2022年1月,Stellantis集团单方面宣布计划将合资公司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75%,但广汽集团随即否认该计划,称“此发布行为未经我方认可”。双方在股比问题上的分歧最终导致合作破裂。同年7月Stellantis宣布终止合资公司,并计划通过轻资产模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
根据长沙中院裁定,广汽菲克存在“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不具备重整、和解条件。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73.22亿元,总负债81.13亿元,净资产为-7.91亿元。
近 80 万车主售后待解
广汽菲克破产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数十万车主的售后困境。尽管Stellantis集团声明将继续提供Jeep品牌售后服务,但现实情况堪忧。
早在今年 1 月,广汽菲克管理人就发布消息称,公司共计生产汽车 77 万余辆,公司及相关供应商停产后,汽车零部件陆续出现短缺现象,导致相关售后服务难以保障。
为解决售后服务部分紧急需求,管理人已将可用于售后服务的试验车、部分剩余零部件等物资移交售后服务主体开展售后服务工作。管理人支持配合售后服务主体开展部分车型自制件 (原由广汽菲克公司车间生产的车身覆盖件) 恢复生产工作,该生产工作已在 2024 年春节前后完成。
“在广汽菲克申请破产后,鉴于‘广汽菲克’已无法履行售后义务,且基于对消费者的责任担当和秉持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斯泰兰蒂斯 (上海) 汽车有限公司主动在配件短缺的困境下,通过经销商网络为广汽菲克合资公司过往销售的车型提供延续性售后服务。Jeep 品牌授权经销商和服务商网络也将持续扩张,为更多车主提供服务。”7 月 10 日,Stellantis 集团相关负责人做出回应。
转型阵痛下的时代终结
广汽菲克是近年第三家破产的广汽合资车企,此前已有广汽标致的前车之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产品力不足、转型缓慢的车企面临更高淘汰风险。合资品牌的技术优势已被大幅削弱,本土车企如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已具备技术反向输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