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国民辣条”卫龙,为何高位大跌?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如风 财经锐眼 时间:2025-07-11 18:25:46

今年以来,“新消费”的大放异彩让资本市场为之疯狂,很多人都在高位建仓、高位加仓、高位重仓。

如此激进的投资方式,无疑是想赚一波快钱,但高位入场往往意味着巨大风险,一不小心就会瞬间巨亏。

高管换人,卫龙暴跌

7月10日,“新消费”的大牛股、“中国辣条之王”卫龙美味,全天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暴跌近13%,当天市值蒸发近46亿港元,令投资者损失惨重。



卫龙的暴跌,跟公司高管辞职或有重要关系。

卫龙7月9日发布公告称,首席财务官(CFO)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辞任,辞任生效时间为2025年8月31日,由执行董事余风接任。

就在最近,彭宏志进行了密集套现。他分别在7月3日、7月4日、7月7日累计减持卫龙99.66万股,最新持股508.38万股,持股比例为0.21%。

2024年,彭宏志年薪高达1821.5万元,加上手里的股份,应该已经财富自由了。


彭宏志,今年43岁,2010年加入卫龙的前身公司平平食品,担任总经理助理,逐步深入食品行业管理。2019年,彭宏志从其他公司离职重返卫龙,负责财务、数字化等核心管理工作,并于2023年3月起兼任公司海外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推动卫龙国际化布局。在卫龙任职期间,他助力公司2022年成功在港股上市。

余风,今年34岁,在休闲食品行业拥有超过14年的经验,2011年加入卫龙,2023年8月,担任市场中心副总裁,同年11月兼任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2024年3月至今,担任高级副总裁。

彭宏志比余风大了近10岁,之前一直是财务岗位,余风之前主要是搞市场,跟财务不搭边。首席财务官的变化,或许触及到市场的神经,被认为是管理层不稳定的信号,引发投资者担忧。

余风才30出头就能当上几百亿市值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可能一方面跟个人能力有关,也可能跟出身有关。余风是卫龙董事长刘卫平的表弟,是老板的家族成员。

彭宏志其实也是卫龙老板的家族成员,具体来说,他是刘卫平堂弟刘忠思的表兄。

加速家族企业化,引发市场担忧?

卫龙美味2022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刘卫平是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上市之后,卫龙一度单边下跌了一年。

今年2月21日,卫龙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等多个恒生指数系列,3月10日被纳入港股通名单。这期间公司股价出现单边大涨,从2月中旬到4月下旬,涨幅高达150%。



也正是这段时间,卫龙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人事变化:

高管孙亦农3月27日辞任执行董事,4月30日辞任CEO。刘福平4月30日起,正式担任卫龙美味CEO,年薪878.4万元,任期3年。

孙亦农是职业经理人,2021年加入卫龙,推动公司2022年在港股上市。刘福平跟刘卫平共同创立了卫龙,他担任CEO标志着卫龙全面启动“家族治理模式”。

职业经理人离开,创始人家族成员全权掌握重要岗位,一方面当然可以确保公司在执行力和战略上更加“心齐”,但也会引发公众加深对“家族企业”治理透明度的担忧。

从过往家族式上市公司的历史看,集体组团套现,“清仓式”分红等情况屡见不鲜,对小股东来说都是不利的。

4月底股价见顶以来,卫龙已经跌了近30%,表现远远跑输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新消费”龙头。

吃多了不好,辣条是垃圾食品?

投资者的关注点是卫龙的高管变动、减持套现等情况,作为家喻户晓的食品品牌,消费者更关注卫龙的食品质量,尤其是辣条的食品安全问题。

辣条到底是不是垃圾食品,吃多了有没有危害?

DeepSeek认为,辣条符合“垃圾食品”特征——高盐高油、添加剂多、营养密度低,长期过量食用可能诱发多种疾病。

DeepSeek给出了一些年轻人长期吃辣条导致尿毒症、胃部糜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案例。



DeepSeek提到,辣条普遍含油量>20g/100g、钠含量>2000mg/100g(卫龙大面筋:脂肪25g、钠2563mg/100g)。100g辣条的钠含量已超过WHO(世卫组织)每日推荐限量(2000mg),长期过量摄入易导致高血压、肥胖及心血管疾病。

DeepSeek指出,卫龙虽符合国标,但其大面筋配料中含6种甜味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2类复配防腐剂(脱氢乙酸钠、山梨酸等)及增味剂、香精。尽管单种添加剂安全,但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加重肝肾代谢负担,儿童尤其需谨慎。



笔者特意看了下最新的卫龙大面筋配料表,已经没有了阿斯巴甜、三氯蔗糖、脱氢乙酸钠、山梨酸等配料。



这说明DeepSeek搜到的可能是前几年的配料表,随着食品工业的进步,卫龙辣条的配料表也在更新换代。

或许是辣条“垃圾食品”标签很难清除,卫龙近年来加速发力有着“健康标签”的魔芋爽系列产品。

2024年,卫龙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产品收入33.71亿元,占总营收的53.8%,同比激增59.1%,首次超过辣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食品赛道,竞争很激烈,一个新品火了,竞争者就会蜂拥而至,迅速造成内卷。

魔芋爽不是什么高科技,目前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大品牌也在激烈竞争,卫龙魔芋爽未来能否维持高增长,还真不好说。

简单总结一下,对于投资者来说,卫龙被纳入港股通带来的股价大涨红利已经消退,市场重新回到对其业绩能否高增长、去职业经理人化发展道路的担忧中。

对于消费者来说,身体健康永远要放在第一位,不想变胖、不想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高油高盐食品还是要少吃,最好就不吃。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