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未来十年,如何抓住7万亿服务零售市场机遇?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锦缎研究院 时间:2025-07-11 20:11:24



来自海外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消费主旨将不再是解决物质需求,也不仅仅是挂钩地位与社交的符号,而更多是自我表达的媒介——我们可以对此归结于:消费者将经历从追求商品的功能性,向追求情绪价值、服务体验和自我实现等高阶需求转变。

这样的变局,即意味着:服务零售业的“寒武纪爆发”。

自2019年起,我国人均GDP正式越过1万美元关隘,服务零售行业亦同步水涨船高,并越来越受到顶层设计的重视:

2023年8月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按月发布服务零售额的累计增速,统计结果显示服务零售额增速持续超越社零,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服务零售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拔高;

202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强调支持发展服务性消费,加大对服务零售业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数据国家统计局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宽口径定义,2024年中国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已经达到了1.3万元,乘上中国14亿人口,对应服务零售的市场空间已经达到18万亿元,占社零比重迈过40%。

而根据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的预测,到2030年服务型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到50%以上。以中国社零50万亿保守推算,2030年服务零售市场空间对应为25万亿元,对应年复合增速超过6%。

如果更长周期来看,可以对标美国——近20年,美国的服务性消费占比稳定在70%(日本占比为60%左右),那就意味着,远期中国服务性消费整体还有接近翻倍的空间。



数据美国经济分析局

在广袤的服务市场中,诸如酒旅、餐饮和医疗服务,已经被相对标准化产品满足;更为蓝海的市场,将是个性化更强、更垂直的服务。根据美团估算,这些服务零售行业细分产业超过200个,对应的服务零售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7万亿元,过去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8%;其中6400亿是通过线上化方式满足,过去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

透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直观的结论:服务零售将是中国内需的新引擎,是未来十年最大的内需增量,服务零售中个性化垂类市场增长潜力更大,而垂类市场的线上化将是最广阔的蓝海。

时代变局如斯,我们又该如何审读与把握,服务零售这门中国未来十年最大的生意?

01 痛点:规模化、线上化、标准化程度低

广义来讲,服务性消费是指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因此,相比商品消费,它的最大特质在于,其价值不仅仅来自于商品本身,而是通过购买服务获得时空下的满足感。

不同国家市场的服务零售行业,其禀赋特征各异,且因发展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质:

在美国,主要表现在娱乐、体育、医疗、保健、交通和金融等领域;在日本,主要表现为兴趣、动漫、休闲、养老等领域的服务支出。而在中国,迈入“第四消费”时代的转折时期,在初级阶段,这一业态仍有较强的“实用属性价值”,例如教育、出行、家政服务、休闲娱乐等。

这一阶段的禀赋特征背景下,我们的服务零售业态既呈现出无穷潜力、又显现出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

作为消费者,相信大家也有过很多的痛苦经历,服务体验像抽盲盒、运动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刚办完卡店就跑路了……

由于服务零售更多是基于快乐便利,对参与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既往的供给模式与基础设施,已经适应不了结构性的变化:

服务性消费与老龄化提升成正比,对服务质量要求更高。老年人服务需求更强,如医疗、养老、家政、休闲等,根据海外经验数据,老龄化率每提升1pct,服务性消费占比上行约1.3pct;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但众多服务体系仍围绕年轻人打造。

家庭小型化和独身经济,粘性成为更重要的评价指标。目前我国家庭规模已降至2.8人/户,以一个独居的年轻人为例,其一天所有的消费可能都通过线上零售满足,口碑在消费决策中占比越来越高。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带动新消费崛起,但悦己需求更难被传统商家所捕捉。Z世代(1995-2009)的人口和收入占比,分别达到17%和16%,他们对商品和服务“价值”、“性价比”的理解明显不同,带动新老消费出现冰火两重天,演唱会、旅游、茶饮、户外运动、潮玩、宠物等新服务类消费大幅增长,其他消费偃旗息鼓,商家感叹消费者变脸比变天还快。

中低线市场与高线市场平分秋色。不仅仅是一线城市,中国接近300个城市、近3000个县城组成的庞大消费群体,占据越来越大的话语权,根据华创证券的测算,非一二线城市的消费体量,占到整个经济体的60%左右。他们在通过质价比实现消费升级,对商家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传统服务经济的引流模式,仍然主要依赖线下广告牌、传单、口碑等被动传播媒介,显然跟经济结构与消费者思潮变迁,出现了明显的不匹配。而交付方面,实物零售可以通过快递物流交付,但服务零售则以周边经济为主,主要辐射周围半径三公里的人,与实物零售天壤之别。

拿着旧世界的地图,自然找不到新世界的金矿。

商家愈发感受到,将人和服务线上化、标准化,远远难于把货架和商品规模化,例如让700万足疗技师中的每一位都能精准找到穴位的难度,远大于让700万个商品标准化生产。

当然,硬币的另一面则是,挑战就意味着巨大的、潜在的生意机会。谁能够把标准化做好,谁的店开的就快,谁的效率就高,谁的体验就好,谁的生意就越大。

02 破局:线上化是服务零售行业进化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服务零售行业的从业者以中小商户居多,大部分仍采用低效的零售模式。分散作战、各安其事的零散业态,意味着行业始终面临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的增长瓶颈。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服务零售行业亟需更高匹配效率、规模效应和履约能力的新模式,来协助这些存续多年的低效率业态完成更迭进化。

在数万亿、超200个行业的服务零售市场中,有没有做的好的行业?答案是有但不多,最典型的例子是在新消费和外卖战中大火的茶饮咖啡。

新消费人群可以花3块钱随时买到雪王的快乐柠檬水,而瑞幸每周9.9的生椰拿铁也成了上班族的首选。结果是,蜜雪冰城在低价格带奶茶一统天下并将模式复制到海外,瑞幸已经将星巴克中国竞争到被迫可能要卖身。

国货咖啡茶饮为什么能在服务消费中快速崛起?因为他们以连锁化为基础,实现了标准化和线上化。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得益于融资扩张茶饮的连锁化率已经超过50%。连锁品牌基于已有的规模优势,将产品进行了标准化,以蜜雪、古茗为代表的企业在上游承包了果园、茶园,并自己掌握配送,以前店后厂的模式将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

数字化做的最好的是瑞幸,瑞幸所有订单都通过app、外卖平台或者微信小程序点单,不仅省去了星巴克门店大量的点单时间,而且能够通过后台数据更好的理解消费者偏好、布局新店。

以茶饮赛道为样本,可见,借助平台实现线上化将是大部分服务零售业态的标准答案。

咖啡奶茶和快餐一样,相对比较容易实现连锁化,因为半工业化属性使得其口感和价格可以保持一致,门店间管理体系也工厂化,而且还有借助天量的融资,通过数年的亏损迈过规模不经济的临界点。

但对于大部分生意而言,天然比较难做连锁化。比如理发、足疗,开一家店可以亲力亲为,开十家店可以靠几个好店长,但开一百家、一千家店,内部所有的管理就开始失真、失灵。因为最终提供的产品是非标准化的,而服务的过程,更是高度千人千面的。

但在中国,这些商家可以巧借高度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平台,来实现“准标准化”和跨过“规模不经济”。

标准化:美团等互联网平台的线上化手段,一方面可以帮助服务商户提供更直观、更真实的服务产品信息,平台汇聚的海量评论也较好地利用信誉机制解决了信任问题,降低了服务需求侧和供给侧的错配。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服务生产质量,规范服务供给,引导服务供给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规模经济:以餐饮这个最为碎片化的行业为例,外卖的渗透率已经超过20%,通过平台的整合已呈现规模效应。

相较于酒店、餐饮等线上化率已经相对成熟的业态,其他服务品类仍处于线上化初期,如家政、养老服务业的线上化率都不超过5%。

回归第一性原理,也就是说,不管是哪种形式的零售,都必须从“多、快、好、省”这四个维度满足消费体验。

以美团为例,它不仅仅是帮助商户实现数字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这么简单,还能在服务零售的“多快好省”上,帮行业做引领变革,将以前一些不可能的业态变得可行。

以景德镇制瓷业为例,凝聚高度艺术匠心的陶瓷产品,属于典型的“高阶情绪价值”消费品。数百年以来,它都是属于少数人的消费品类。

位于景德镇的陶公塾·言予窑陶艺·银饰,于2020年入驻美团后,在“多快好”三个维度实现了价值裂变。言予窑陶溪川店自去年5月上线至今,在美团平台已达成220万业绩,常年位居景德镇DIY销量榜榜首,目前店内90%的流水来自美团。今年第一季度,品牌将在景德镇开出第三家分店,且计划今年开放全国加盟,将言予窑打造成全国连锁品牌。

在与美团的深度合作中,言予窑开创了“文化+体验”的新赛道——通过平台触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旅游客群,通过定制团建、亲子研学产品重构了文旅体验场景。首创“云窑工”线上教学系统,打通从兴趣体验到专业培训的闭环。如今,入驻陶溪川的言予窑二店,还加入了咖啡手作新业态,在不断跨界创新中,让陶艺走出小作坊,实现文化与商业的有机结合。

在服务零售业态中,美团式“多快好省”正在快速裂变,渗透至产业的毛细血管中:

多:线下服务供给由线上覆盖,消费者能够一站式满足吃喝玩乐及购物需求,流量也实现了集约,商户并不需要多渠道支付高额的买量成本。

快:团购、预订满足各类即时消费需求,即便夜间时段,也有AI客服专员及时响应用户的各类需求。

好:打破仅靠口碑传播的低效链路。以来自深圳藤野造型的发型师汤尼为例,自2019年入驻美团、大众点评手艺人板块后,通过持续在平台上分享发型作品、积累评价,有越来越多消费者循着“数字名片”前来体验,自己的月收入也突破了5万元。

省:降低摩擦成本让利消费者楼中店,租金成本只有邻街店的1/2-1/4;以及基本上没有人工,只有保洁阿姨的自助店、自助棋牌、自助KTV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图:美团APP一级目录展示

实际上,在服务零售的发展历程中,美团一直以来的定位是“小帮手”,通过线上化等举措联合商家一起做大做强,深耕用户体验优化和商户经营提效。

美团服务零售从2015年做起,成立了到店综合事业部,2025年3月正式更名为服务零售事业部,经过了整整10年的发展。围绕用户线上找信息、线上交易、到店履约,持续深耕线上化产品和工具,以用户体验与经营效率作为双引擎,助力服务零售商家做好线上经营。

过去10年的成绩单:积累4.7亿的服务零售的用户、商户630万、行业超200个、累计支付定单超过50亿;且2024年的订单同比增长77%,用户的频次增长28%。

线上化小帮手的美团,成功帮助众多商户跨过规模不经济的门槛。

以理发店藤野造型为例,2016年5月首家门店落地广州,在美团的帮助下,藤野造型通过信息线上化改造,在美团、大众点评构建“线上店”,上线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的团单供给;另一方面,藤野造型全面升级线上会员服务体系,既给了消费者开卡充值的安全感和全国门店通用的便利性,又将会员数据、交易数据、评价数据等资产沉淀在线上,通过美团真正实现从线上到线下,再从线下回到线上的完整链路,构建数字经营的“流量正循环”。

仅7年时间,藤野在全国80多座城市开设了近千家直营门店,覆盖全国2万多名发型师。从深耕广深到全国扩张,藤野造型高速增长背后,离不开“流水线上化”的长期经营策略。

03 结语:时代的意志注定势不可挡

迄今为止,在中国注定“水大鱼大”的十万亿服务零售市场中,百亿规模企业实则只有3个。

这样的基本事实,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规模化、线上化、标准化程度低的这一主要矛盾,另一面则是巨大的潜在机会正呼之欲出——谁能最先实现规模扩张,线上化经营,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吃到下一波增长红利。

藤野造型,响袋24h自助台球,奈晚推拿……这些决绝地投入到线上化时代洪流中的服务零售先行者,已然做出了证明。

而在AI时代大幕张起的当下,服务零售线上化的趋势将再度被加速——如果没有数据支持决策,服务零售提供者将无异于盲人摸象,靠经验和体感管理好几百家门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试想,当你的竞争对手已经实现了按分钟按小时观测数据调整的时候,你还按一个月,一周给他们开会,这早已是上个时代的事了。

时代的意志注定势不可挡,走向线上化、标准化、规模的服务零售业,亦必将成为中国未来十年最大的内需增量。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