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长征七号首枚备份箭“转正”承担天舟九号发射任务!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沈瑾瑜 轻舟一号 时间:2025-07-13 09:31:14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组合体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2日上午,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组合体由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垂直转运至发射工位,发射任务准备工作转入最后阶段。与过去8次货运飞行任务一样,承担“天舟九号”飞船发射任务的依然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只是承担本次任务的火箭是首次由备份火箭“转正”而来。

随时“补货”,打一备一

为适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急发射专项要求,从“天舟八号”任务起,执行空间站“天舟”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七”火箭都会设置一枚备用箭。一旦需要,“长七”备份火箭可在3个月内完成应急发射任务。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组合体

基于空间站货运任务应急发射需求,和“长二F”一样,“长七”火箭也实现了“打一备一”、“滚动备份”。而执行“天舟九号”发射任务的“长七”遥十火箭正是“天舟八号”任务对应的备份箭。

载人航天工程“专箭”

“长征七号”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打造的中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最初设计用于承担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发射任务,是用最高标准打造的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设计可靠性达到0.98。由于运力的限制,“长七”最终只用于执行“天舟”货运飞船发射任务。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组合体

“长征七号”采用两级半构型,由芯一级、芯二级以及四枚助推器构成,主动力全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整箭高53.075米,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配备直径4.2米整流罩,起飞质量约597吨,起飞推力727吨,其近地轨道(LEO)运力为14吨。

新一代“长征”火箭的“基础款”

“长征七号”是新一代“长征”火箭首飞中型火箭,也是新一代“长征”火箭基本型之一。基于该箭增加直径3米氢氧末级,并做适应性改进,形成“长征七号甲”。基于该箭基础级,去掉两枚助推器,将芯二级替换为氢氧末级(含直径3米氢氧末级和直径3.35米氢氧末级),并做适应性改进,形成“长征八号”和“长征八号甲”。

大运力可支持星座组网

作为一型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运载火箭,要满足高可靠性要求势必造成“长征七号”研制和生产成本较高,如果仅用于发射“天舟”货运飞船未免造成优质资源浪费。“长七”近地轨道运力达到了14吨,在中国现役运载火箭当中仅次于“长征五号B”的25吨,位列第二,拥有低轨星座组网目前所稀缺的大运力。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组合体

在“长征七号”首飞任务中,搭配了“远征一号甲”上面级,承担了一箭多星发射。同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远征一号甲”上面级也将能承担星座组网一箭多星直送入轨的发射服务。不过,为了实现高可靠性,“长征七号”采取了多重附加设计和冗余配置,导致结构质量提升、单发火箭成本显著增加,难以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发射报价。因此,当前技术状态下的“长征七号”只适合解决大规模低轨星座组网的燃眉之急,不适合大批量采购发射。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组合体

在过去9次任务中,“长征七号”9战9捷,8送“天舟”系列货运飞船,顺利实施了“天舟一号”至“天舟八号”全部8艘飞船的发射工作,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新阶段,处于“打一备一”状态的“长征七号”除了将承担空间站常态化的货运发射任务,还将为应急货运发射备份值班。

预计在2025年7月15日5时许,“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将会执行“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这是2025年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唯一一次货运补给任务,“长七”火箭有望迎来第1个10连胜!

作者:木兰星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