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中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2025年全岛封关运作后,这里形成了“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税收优惠体系。下面从企业所得税、进口税收、个人所得税、特定行业优惠和政策合规这几个方面,介绍2025年在海南注册公司能享受的免税政策和实操要点。
一、企业所得税:双轨优惠与政策延续
海南自贸港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有“普遍适用+专项照顾”两个特点。核心政策已经明确延续到2027年底,给企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税收预期。
1. 15%低税率全覆盖
根据2025年发布的财税〔2025〕3号文件,从2025年开始,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际运营的企业(除负面清单行业),企业所得税统一按15%征收。这个税率比内地25%的标准税率低了40%。之前只有鼓励类产业能享受15%的税率,封关后扩大到了全行业(像房地产、污染型产业等负面清单行业除外)。
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属于《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4年本)》(里面新增了海上风电、航天遥感等297项),而且这类业务的收入占比超过60%,还能额外享受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税政策。有一家生物医药公司,通过海南公司投资印尼生产线,2024年就省了470万元税款。
2.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企业新买的固定资产(不包括房屋、建筑物),如果单位价值在500万元及以下,可以一次性计入成本扣除。要是超过500万元,能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快折旧速度。比如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口了3000万元的AI服务器,按照这个政策,当年就能把成本全部扣除,比内地分5年折旧的常规做法,提前4年抵扣了税款。
二、进口税收:零关税清单扩容与加工增值红利
2025年海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有了进一步升级。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了,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也让更多产业受益,成了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方式。
1. 零关税原辅料清单增至453项
财政部等三部门在2025年发布了财关税〔2025〕1号文件。从2025年2月1日起,未烘焙咖啡、乙烯、机器零件等297项商品被新增到零关税清单里,清单总数达到453项。企业进口这些原辅料用于生产自用,或者采用“两头在外”的加工模式,都可以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有一家咖啡加工企业,之前进口未烘焙咖啡原料要交15%的关税和13%的增值税,政策调整后,成本直接降低了约25%,一年能节省300多万元税款。
2. 加工增值超30%内销免关税
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货物,如果含进口料件的加工增值超过30%(含30%),运到内地时可以免征进口关税(只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到2025年5月,这个政策已经让粮油、医疗器械、钻石珠宝等行业受益,累计内销货值超过67亿元,减免关税约5.4亿元。
举个例子,一家珠宝企业进口了1000万元的钻石原料,在海南加工后价值达到1350万元(增值率35%),销往内地时就可以免征3%的关税,直接节省30万元税款。
3. 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优化
交通运输、旅游企业进口营运用的船舶、航空器、车辆和游艇,继续享受零关税政策。2025年政策还有新的放宽:
游艇租赁企业:自有游艇数量要求从5艘降到了1艘;维修便利化:用来维修“零关税”游艇、生产设备的零部件,也免征进口税收。2024年,一家航运企业通过这个政策进口了3艘国际运输船舶,减免关税和增值税一共3.6亿元。三、个人所得税:高端人才与普通居民双轨优惠
海南自贸港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有两个方面的优惠,分别针对高端人才和普通居民,形成了全国最有竞争力的个税体系,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
1. 高端紧缺人才15%税负封顶
在海南工作的高端人才(年收入30万元以上,且缴纳社保满6个月),他们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政府会免征,这个政策延续到2027年底。
比如某企业高管年薪100万元,在海南交个税大约15万元,比在内地按最高45%税率交45万元相比,节省了30万元,实际收入提高了40%。
2. 普通居民三档累进税率
2025年封关后,在海南累计居住满183天的个人,从海南获得的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按3%、10%、15%三档超额累进税率征收,比内地3%-45%的七档税率低很多。像年收入50万元的普通员工,在海南交个税大约4.45万元,比在内地能节省近10万元。
四、特定行业额外优惠政策
海南对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推出了“零关税+专项补贴+便利化措施”的组合政策,形成了帮助产业发展的“政策包”。
1. 旅游业:离岛免税与设备免税双重利好
离岛免税额度:个人每年免税购物额度10万元,企业可以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实缴资本不少于5亿元);设备进口免税:旅游企业进口观光直升机、游艇等设备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三亚有一家游艇公司,2024年进口5艘游艇,节省成本超过2000万元。2.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支持与跨境数据流动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按1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200%摊销;跨境数据试点:数字经济企业能通过“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实现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有一家区块链企业,因此降低了30%的国际业务合规成本。3. 生物医药:乐城先行区药械零关税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医疗机构,进口特许药品、医疗器械(包括还没在国内获批的创新药械)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到2025年6月,这个政策已经进口药械货值1.14亿元,减免税款1500万元,患者使用高价抗癌药的成本降低了30%-40%。
五、增值税过渡与销售税改革
2025年是海南税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增值税政策有“过渡期优惠+封关后简并”的特点。
1. 过渡期增值税优惠(2025年底前)
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元及以下(季度30万元及以下)免征增值税,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收入减按1%征收;跨境服务免税:符合条件的跨境服务(如国际运输、研发设计)免征增值税。2. 封关后销售税改革
2025年全岛封关后,会把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税种合并成“销售税”,在货物和服务零售环节征收,税率预计会大幅降低(目前具体税率还没公布)。企业要提前规划业务模式,适应“简税制”下的税务管理要求。
六、政策适用条件与合规要点
要享受海南的免税政策,企业必须满足“实质性运营”的核心要求,避免成为“空壳公司”,具体要求如下:
1. 实质性运营标准
场所要求:在海南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自己的或者租赁期限1年以上);人员要求:至少3名员工在海南每年居住满183天,并且缴纳社保;财务要求:建立完整的账簿,账务处理、资产运营都在海南本地完成。2. 行业负面清单
房地产开发、传统冶炼、高尔夫球场等行业不属于鼓励类,不能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进口的“零关税”商品不能挪作他用,如果转让需要补缴税款。
3. 申报与监管
企业要通过“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请零关税资格,所得税优惠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资料留存备查”的方式。税务部门会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检查,重点核查业务的真实性。
七、典型案例:政策红利如何落地
案例1:某跨境电商企业
政策组合:零关税原辅料+加工增值免税+FT账户资金结算;操作:从东南亚进口化妆品原料(享受零关税),在洋浦保税区加工增值35%后卖到内地,通过FT账户实现跨境资金自由划转;成效:原料成本降低20%,内销关税全免,综合税负率从19.7%降到9.3%。案例2:某生物医药企业
政策组合:15%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乐城药械零关税;操作:在海口国家高新区注册公司,进口研发设备(零关税),享受研发费用175%加计扣除,同时在乐城先行区开展临床实验;成效:年利润1亿元时,所得税只交1500万元(节省1000万元),研发投入1000万元可以抵扣175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