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盘冲上3500点,并稳住了。市场整体在涨,但也有些分化。如果你持有的是热门板块,比如科技、小盘、银行,或者是港股的创新药、科技等,那么今年会有不错的表现;如果你持有的是传统的板块,比如食品饮料、白酒,甚至可能会亏损。
今年市场挺分裂的。
我觉得现在的行情是“慢牛”,确实是这样:大盘从今年的3200点,慢慢站上了3500点。期间热点频出,成交额最近两周都在1.5万亿左右,峰值一度达到1.7万亿,市场交易活跃。
不少人在问,3500点大盘不上不下,这个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
在此之前,我们得先找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
这几天A500增强ETF基金(512370)正在发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和工具。指数增强型基金。指数基金能够跟上市场节奏,而“增强”让我们取得超额收益。另外,产品形式以ETF呈现,充分发挥了交易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这几天A500ETF获得不少资金净流入,从日常ETF成交额来看,A500ETF也频频出现在前列,甚至压了传统的沪深300ETF一头。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指数,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再度映入人们的眼帘。
中证A500指数,我们之前也提到很多了。行业覆盖更全、更均衡;配置较为均衡,重视成长股配置,聚焦了中国未来的产业;还引入了ESG评价。
从指数出生开始,就被寄予很高的期望。聚焦中国核心资产、更能代表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是中国版的标普500。
可以说,投资中国未来的核心资产,选A500是没错的。
我们细说一下“增强”这部分。
在此基础上,加上“增强”。简单概括指数增强基金,就是以指数为基准,少部分仓位通过主动投资或者其他方式,以追求超越标的指数的业绩表现。常见的“增强”:仓位控制、轮动、选股,目前主流的宽基指数增强以“量化”方式为主。
指数增强型ETF,相当于既有ETF交易的便捷性,又有指数增强基金的力争获取超额收益特性。
增强型ETF与其他类型产品对比
华夏团队,在“增强”这部分,有何优势呢?
华夏也是采取了主流的量化策略,但其策略也有独特之处。
高度分散化、高度自动化、多层次的量化策略,基于海外成熟框架,经过长时间国内验证,经过了长期迭代;多频融合,量化策略信号丰富,可以适应不同市场环境;追求稳健风控,无风险敞口暴露;因子更新、模型更新,更新迭代是核心,力争保持alpha的持续稳定。
同时这个量化策略,又保持了严格的风控策略。
通过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建立全市场股票负面清单,预先对于存在公司治理风险的股票进行剔除,降低策略尾部风险。
通过在组合优化中加入行业偏离、风格偏离、市值偏离、个股权重偏离等约束条件,控制组合与基准指数的主动偏离程度,从而达到控制组合超额收益波动的目标,力争实现净值增长。
从实战角度看,中证2000增强和中证800增强,都大幅跑赢基准,取得不错的超额收益。
华夏中证2000ETF就是采用的这个模型。截至2025年3月末,产品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基准业绩)为24.24%(6.10%),同期跑赢基准18.14%。产品成立以来完整会计年度(2024年)净值增长率(基准业绩)为7.94%(-2.14%),同期跑赢基准10.08%。
中证2000ETF表现
(数据wind,华夏基金,业绩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5.3.31,产品成立于2023年9月6日,业绩比较基准:中证2000指数收益率。截至20250331,该产品2024年、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7.94%,24.24%,同期业绩基准分别为-2.14%,6.10%。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这样A500增强ETF基金(512370)优势就比较明显了,有以下三点:
一是,中证A500指数行业分布更全、更均衡、更新,集中覆盖核心资产;
二是,海量数据驱动、逻辑驱动、计算驱动。基于成熟先进的量化框架,通过高度自动化的量化策略有望长期战胜中证A500指数。
三是,形式上,兼具了指数增强基金和ETF被动指数产品。
得心应手的工具有了,我们就根据市场环节,调整的时候分批布局或者定投的方式。省心省力,布局中国未来核心资产,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获。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投资不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一定盈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