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海南即将全岛封关,对你我有何影响?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时代周报 时间:2025-07-23 20:15:38

本文时代周报 作者:曾思怡

海南自贸港封关时间定下来了。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7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海南自贸港封关的具体时间,经批准,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往来将更加顺畅自由,与内地的联系将保持便捷高效。”

为什么选择12月18日?王昌林在表示,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12月18日这一天启动封关运作,具有重要象征意义,也是向世界展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三亚免税城 图源:图虫创意

回顾海南自贸港建设脉络:2018年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定位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对外开放门户”。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对标全球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政策文件、法律条文也陆续发布。

而伴随着自贸港建设陆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当地经济产业获得显著赋能。2024年,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7%,较2019年提升约12个百分点,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缓解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后,海南对外开放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将为当地带来什么新变化?

怎么封?

海南之前,上一个实行封关运行的是位于广东的横琴。

2024年3月1日,横琴正式封关,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以下简称内地)之间设为“二线”),以此实现和澳门经济产业的加速融合,并成为内地与葡萄牙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沟通桥梁。

与之类似,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此番海南封关同样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具体来看,“一线”放开,就是将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作为“一线”,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管住,就是将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作为“二线”,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

此外,海南下辖4个地级市和5个县级市,海南全岛封关还有一个特征是强调“岛内自由”,即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从全岛封关的具体安排来看,据王昌林介绍,按照《总体方案》关于“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的要求,结合海南发展实际,制定了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加”:

一是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二是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三是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四是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保障各项开放政策平稳落地。

简单来说,上述“四个更加”也可以理解为:

12月18日海南全岛封关落地后,海南与境外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过程中,享受“零关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大幅扩大,可进口货物类型更多,口岸通行方式更加便捷;海南与内地贸易往来过程中,对进入内地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第一点提到的“若货物在海南当地加工增值达30%,则可免关税销往内地”措施,将有效吸引企业将高附加值环节布局海南。


海南具备优异滨海旅游资源 图源:图虫创意

与此同时,海南常年是我国最热门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之一。在“二线”管住的趋势下,有网友担心去海南度假是否会变得麻烦。

对此,王昌林指出,按照现阶段的封关制度设计,除部分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外,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的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封关前后没有变化。

对谁有影响?

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提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两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第一个阶段在2025年前,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第二个阶段在2035年前,进一步优化完善开放政策和相关制度安排,全面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6方面的自由便利制度。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过去数年,海南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自贸港封关做准备,推动制定征税商品目录、禁止清单、对外开放口岸建设等一系列软硬件配套。尤其是“一负三正”“两个15%”等税收减免政策颇为超前,有效吸引外来企业落地,推动产业集聚。

海南经济总量和结构也由此迈上新台阶。当地逐步减轻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形成了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

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海南上述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7%,较2019年提升约12个百分点。同时,2018年以来,海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速都超过25%;累计吸引外资174亿美元,超过此前30年总和。

白明指出,过去数年,海南在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方面先行一步,伴随着今年年底海南全岛封关的落地,不仅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还要进一步推进,而且人员、货物、资金、数据流动等还会愈加高效,“面向未来,海南有专门的立法,有不同于全国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这些都意味着更大的探索空间和制度创新空间,让海南未来的前景更加被看好。”

中国南海研究院公共外交与海南开放研究所负责人兼自贸港研究中心主任于涛也曾指出,海南自贸港强调的是制度型开放、自主开放与单边开放,对标的是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将来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高形态。从这方面讲,海南自贸港要比内地的21个自贸试验区开放的力度更大、更强,水平更高。

从全岛封关后海南重点面向的合作区域看。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将充分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优势,重点之一是促进与阿拉伯国家在经贸、旅游、文化、教育、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与开放,未来还将拓展与东南亚等区域的新型贸易服务半径。

另一边,作为具有优质滨海旅游资源的省份,海南在“文旅”“度假房”的热度和走势长期受关注。全岛封关运作将带来什么变化?

柏文喜认为,全岛封关后内地游客仍可买房,伴随购房资格和限购政策有所优化(如社保年限缩短、首付比例降低等),购房逻辑从“短期投机”转向“长期价值”,以及海南全岛封关后的零关税政策将吸引大量企业入驻,随之而来的人口流入也将在一定程度带来新增住房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