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安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一
再次碰到小刘,他已是某基层单位副职领导。
“李哥,你好!”小刘热情握手。
本想淡淡挥手致意即可,没想到小刘居然迎了上来,让我有些惊讶。
要知道,提拔前的小刘可是全市著名的“阎王”。别说科级了,就算是面对很多处级他也总是板着一张脸。
二
前几年干部提拔经常出些幺蛾子,上下都盯得紧,再加上小刘天生性子急,于是他的压力就立马具象化了。
眉头紧皱、弯腰驼背、话中带刀、不讲情面,这就是大家印象中的小刘。
干部们都知道,凡是小刘科长通知的事,别商量、别找理由,落实就是;凡是小刘科长让修改的资料,也立马修改便是。
一来小刘是组织部老资历,二来在他手上的确再没发生过因提拔干部产生的低级失误,所以小刘就是这么权威。
三
面对别人的热情招呼,小刘总是付之以淡然。有时甚至在别人打了招呼后,小刘居然不理会人家,搞得很尴尬。
虽然小刘解释说是“在想事”,但他的口碑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被冠以“架子大”的标签。
“一直没提拔,还这么忙,这是闹情绪呢!”有人说。
“谁让人家是干部科的呀!”有人说。
“还是理解理解他吧,可怜人。”与小刘曾一起加班的同事说。
四
尽管口碑有些瑕疵,但认真负责的小刘还是以清白之身获得提拔,实属不易。
原本大家认为他是副部长不二人选,但听说小刘主动要求到基层去历练。
离开了组织部,就像是离开了核心圈。虽提拔了,小刘反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再次见面,是市上召开的年轻干部大会。几乎所有年轻干部都参加了,小刘这才重新现身。
与老同事相见,“阎王”小刘变身“弥勒佛”,见人就握手,让大家伙儿陌生不已。
小刘看起来胖了一些,发型也清爽了许多。大家也不再看他脸色,现在的小刘已成了大家玩笑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