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8月4日晚,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的“接力”火箭发射,意味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高频次发射能力得到验证。目前,GW星座已完成七组卫星在轨部署;千帆星座已完成五次发射,在轨卫星数量达到90颗。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聚势成势,商业航天产业版图徐徐绘就。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
民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2025年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此前,我国分别在7月27日、7月30日发射两组卫星,九天内三组卫星成功发射,预示着卫星互联网叩响高密度发射时代大门。
GW星座完成七组卫星在轨部署;密集发射态势凸显
1)规划:根据新华网报道,GW星座共计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其中GW-A59子星座6080颗,分布在500~600千米的极低轨道;GW-A2子星座6912颗,分布在1145千米的近地轨道。GW星座预计在2030年之前完成10%卫星的发射;2030年之后,平均每年发射量将达1800颗。
2)进展:2024年12月16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成功发射,具有标志性意义。2025年以来,我国共发射6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分别在2月11日、4月29日、6月6日、7月27日、7月30日、8月4日。7月底开始,GW星座密集发射态势凸显。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启动,三号、四号工位建设推进中
1)双工位“接力”发射:2025年8月4日,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工位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7月30日,在该发射场的一号工位,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的“接力”火箭发射,意味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高频次发射能力得到验证。
2)圆满完成四次发射:位于海南文昌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曾创造出中型液体火箭发射场建设的速度纪录,2022年6月启动建设;2024年12月二号工位首飞(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03星);2025年3月一号工位首飞(千帆极轨05组卫星);7月一号工位、8月二号工位接力成功发射两组卫星。
3)二期项目启动建设:2025年1月25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包括发射区、技术区和古松测控站,新建三号、四号两个发射工位,年度发射能力均为16发。
千帆星座完成五次发射,在轨卫星90颗
1)千帆第五批组网星成功发射:2025年3月12日,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方式发射,此次为垣信卫星首次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完成千帆星座组网卫星的发射任务,代表着商业星座和商业发射场首次协同运作成功,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开启新的应用实践。此次发射,也是垣信卫星首次启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执行千帆星座组网卫星的发射任务,更多元的火箭型号应用和发射工位资源的适配,为千帆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了更有力保障。
2)平板式卫星堆迭“一箭多星”技术成熟:千帆星座是我国首个进入正式组网阶段的巨型低轨商业卫星星座。其采用全频段、多层多轨道星座设计,核心技术及产业链全部自主可控。千帆星座的组网卫星发射均为“一箭18星”,证明我国平板式卫星堆迭“一箭多星”发射技术已经成熟。
投资建议
目前,GW星座已完成七组卫星在轨部署;千帆星座已完成五次发射,在轨卫星数量达到90颗。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聚势成势,商业航天产业版图徐徐绘就。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在制造端,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在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此外,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突破,更是为产业开辟了广阔而持久的需求空间。
标的方面
建议关注:1)卫星端:陕西华达(301517.SZ)、新雷能(300593.SZ)、智明达(688636.SH)、上海瀚讯(300762.SZ)、航天环宇(688523.SH)、国博电子(688375.SH)、中国卫星(600118.SH)、铖昌科技(001270.SZ)、中航光电(002179.SZ)(富士达(835640.BJ))等;2)火箭端:中天火箭(003009.SZ)、斯瑞新材(688102.SH)、广联航空(300900.SZ)、铂力特(688333.SH)、国科军工(688543.SH)、派克新材(605123.SH)等;3)地面及运维:盟升电子(688311.SH)、中国卫通(601698.SH)等。
风险提示
卫星制造进度不及预期、火箭发射进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