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车圈7月有人欢喜有人忧:理想跌出前三,零跑、小鹏真赢麻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任飞扬 电车通 时间:2025-08-05 22:16:36

8月初,中国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7月销量数据。比亚迪以34.4万辆的销量继续稳居榜首,但环比销量有所下降;零跑汽车首次突破5万辆大关,以50129辆的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6%。这也是新势力第一次月销量突破5万大关。

在海外市场,中国车企捷报频传。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47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总和,在西班牙销量同比激增756%,市场占有率达9.7%。7月成为下半年竞争的开局,也预示了未来五个月更为激烈的市场争夺。

7月,作为下半年的开篇之月,其承载的“承上启下”意义尤为关键,它不仅是对上半年战略成效的一次检验,更是未来五个月市场争夺战的关键窗口。

接下来,电车通将透过这份7月的“期中答卷”,剖析其中的变局、挑战与未来走向。

零跑、小鹏赢麻了,理想下滑有点惨

先看看国内市场。七月的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一幅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比亚迪虽然以34.4万辆的成绩保持领先地位,但其同比增长仅0.5%,环比下滑10%的数据,还是引发了不少讨论。

比亚迪2025年设定的目标是550万辆年,1-7月累计销售249万辆,这意味着未来五个月需要月均销售60.2万辆才能达标。而比亚迪历史上最高月销量仅为51.5万辆,达标压力巨大。



图源:比亚迪

除了年销量的压力外,后面的追兵也步步紧逼。吉利以237717辆的销量紧随其后,同比增长57.66%。其银河品牌表现尤为抢眼,销量达9.5万辆,同比增长237%;纯电动车型销量9万辆,同比增长192%。吉利的多品牌战略和电动化转型成效显著,几乎可以看成是23年的比亚迪。

奇瑞集团7月销售汽车224439辆,同比增长14.7%。不过销售主力依旧是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仅65357辆,同比增长44.1%;出口汽车119090辆,同比增长31.9%,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

长安汽车7月销量超21万辆,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超73%,达到7.9万辆。其中阿维塔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长城汽车7月销售新车104372辆,同比增长14.34%。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34593辆,同比增长43.2%。

自主五强中除了长城外,其他销量均破20万大关。



图源:电车通摄制

新势力方面,零跑汽车以50129辆的月销量位居榜首,同比增长127%。其中,7月下旬上市的B01车型起售价仅8.98万元,却拥有A+级车身尺寸,将激光雷达辅助驾驶系统的价格拉低至11.38万元。该车型上市72小时内订单突破10132辆,充分证明了“性价比”依旧是购车用户下单的第一驱动力。

小鹏汽车以36717辆的交付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9%。7月初上市的G7车型以“全球首款L3级算力的AI汽车”为卖点,售价19.58万元起,进一步强化了小鹏在智能化领域的标签。



图源:小鹏

小米作为行业新军,交付量超过3万辆,同比增长121%,环比增长20%。不过,小米的交付量现阶段参考意义不大,其销量取决于产量,基本上能产多少就能卖多少,因此并不能从具体销量上判断小米汽车的热度。

理想汽车则遭遇滑铁卢,7月交付量仅为30731辆,同比下滑39.74%,环比下降15%。这与其销售团队调整、竞品增加以及资源向首款纯电SUV i8倾斜有关。蔚来也表现平平,交付21017辆,环比下降16%,但其新推出的乐道品牌交付5976辆,萤火虫品牌交付2366辆,多品牌战略初现成效。另外,蔚来新推出的乐道L90因定价和配置优势可能会成为8月的黑马。



图源:电车通摄制

中国车企落子全球,从“走出去”到“扎下根”

海外则是另一番景象。7月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比亚迪的海外战略成效最为显著,7月海外销量80678辆,即将突破十万辆。

其中,西班牙月销量突破万辆,同比增长756.1%,市场占有率达9.7%;在意大利上半年注册量超9000台,环比增长140%,市场占有率突破10%。在巴西市场,比亚迪继2024年创下7.6万辆的年销量纪录后,2025年上半年继续蝉联新能源汽车销冠,销量达4.7万辆,同比增长45%。

把时间线拉长的话,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47万辆,同比增长132%,这一数字已超过其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在国内市场从增量转为存量的情况下,海外市场,已经成为比亚迪的第二增长曲线。



图源:比亚迪

其他自主品牌里,奇瑞依旧是出海主力军,前七个月海外销量66.9万辆,占总销量近一半;上汽集团虽然海外销量比奇瑞少,但MG名爵这个品牌在欧洲年轻人中认可度挺高,基本盘尚稳,除了欧洲外,上汽还在泰国、印尼建了工厂,深耕东南亚。

其他车企也没闲着。上半年长城在海外市场卖了23万多辆,占总销量三成多;长安海外销量34万多,吉利也有21万辆。

新势力品牌也在加速全球化,零跑汽车已在全球30多个国际市场布局,海外渠道总数超600家门店,覆盖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同比增长102%;阿维塔销量10062辆,同比增长117%,连续五个月销量破万。

小鹏自从在香港市场“秀肌肉”,拉大众等国际巨头背书之后全球化步伐开始加速。2025上半年,小鹏在全球销量超19万辆,成为首个冲进全球纯电销量TOP10的新势力,在挪威、法国等7个欧洲国家,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以色列都是中国新势力销冠。



图源:电车通摄制

另外,从各家车企的布局动作来看,中国汽车出海已明确迈入2.0阶段,战略重心从整车销售转向本地化运营,简单来说,就是在海外建厂或者建立研发中心。

奇瑞凭借十余年的海外深耕,已在东南亚、南美等关键区域建立起超10家散件组装工厂网络。其巴西工厂生产的瑞虎8(参数丨图片)不仅精准匹配南美市场需求,还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并通过创造本地就业深化了品牌认同。在欧洲,奇瑞通过西班牙工厂投产以及复兴本地品牌Ebro,实现了“从贸易出口到本地制造”的转变升级。

比亚迪的全球布局更具象征意义。其在巴西卡马萨里市投建的新工厂,厂址正是昔日美国福特汽车的工厂所在地,位于匈牙利塞格德的工厂也将于2025年底投产,将覆盖中档及插电混动车型在内的12款新能源车生产。



图源:比亚迪

长城汽车的巴西工厂也将在2025年年中启动生产。该工厂定位为长城全球第四大生产基地,初期规划三年内实现5万辆产能,2025年目标产量即破万辆,旨在满足巴西本土及区域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此外,多家车企也将各研发、设计、生产等多个环节供应链扎根欧洲。比如,小米已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汽车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今年1月17日,理想德国研发中心在慕尼黑开业,这是其首个海外研发中心,也标志着其全球化研发迈出全新一步;而蔚来则在慕尼黑建造造型设计中心,按照规划,蔚来旗下萤火虫品牌计划2026年出海,在中国和欧洲同步上市。

不管是传统自主品牌还是新势力,其核心目标都是在海外市场“扎下根”,构建长期竞争力。 可见,中国汽车工业正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和“品牌价值”输出的关键一步。

下半年三大看点:比亚迪闯关、新势力破局、传统巨头搅局

7月销量的尘埃落定,连同密集的海外布局动作,共同将各大车企推入了下半年的关键考验期。

2025年下半场,比亚迪年销550万辆年目标的巨大压力,挑战不仅在于数字本身,在“反内卷”的背景下,比亚迪的“价格武器”可能受到制约。

比亚迪能否在不严重依赖大幅降价的情况下,通过品牌溢价、技术领先和新市场的突破来达成目标?这不仅是对比亚迪经营智慧的考验,也牵动着整个行业对“内卷”边界的思考。

除比亚迪外,吉利、长安等传统巨头的强势表现,是下半场不容忽视的力量。它们拥有深厚的制造底蕴、庞大的渠道网络和成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当这些巨头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上找到节奏并开始放量,其释放的能量将对现有新势力格局产生强大冲击。“油电同智”时代,传统巨头的全面发力,可能会给新势力一些小小的震撼。

新势力方面,理想孤注一掷地将宝押在首款纯电SUV i8上,试图融合MPV、SUV、轿车的跨界设计理念能否打动消费者,将是其能否重振雄风的关键。蔚来则押注于多品牌协同效应,乐道、萤火虫的初步表现尚可,但能否在下半年形成合力,支撑起蔚来整体向上的动能,仍需观察。

相比之下,零跑和小鹏展现出了更强的进攻性。零跑凭借极致性价比和渠道扩张,正试图将“5万月销”变为新常态。小鹏则持续强化其“智能化”标签,G7的L3级算力宣传,试图在特斯拉FSD之外开辟另一条高阶智驾的路径。

总结来看,电车通认为,2025下半年的中国车市,将有三大看点:

比亚迪能否突破增长瓶颈,达成550万的史诗级目标?新势力阵营在单一爆款红利消退后,如何找到各自的生存与发展路径?传统巨头的新能源攻势将把市场推向何种新高度?

总之,2025年下半场的竞争帷幕已然拉开,中国汽车工业将从规模领先向技术引领转型,国内与海外两个战场的成败,将成为下半年主流车企的关键考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