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贾成东陷入风暴眼。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15日,贾成东从招商基金转会后,首只单独管理的申万菱信行业精选成立至今已有两月,目前净值亏损达到5.24%,期间更是一度跌超8%,让基民大呼上当。
除此之外,近期还有券商相关人士传出消息称,贾成东频繁切换赛道、追高买入,同时集团内存在领导强压任务,并要求员工认购基金等行为。对此,尽管申万菱信基金紧急辟谣"强迫认购"不实,但未对基金业绩亏损原因作出正面解释。
公开信息显示,贾成东于2024年12月正式入职申万菱信基金,3个月后的2025年3月5日,旋即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足见新东家期望值之高。同月,贾成东被增聘为申万菱信新动力的基金经理,并在5月发行履新后的首只基金产品,即申万菱信行业精选((A/C))。6月3日,该产品正式成立。
对此,有观点认为,虽然该基金成立仅两月有余,短期业绩表现尚不足以作为评判长期投资能力的决定性依据,但净值波动轨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金经理在建仓期内对于市场节奏把握上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此外,若持续未能适应市场变化,或将影响投资者信心与产品规模稳定性。
期望越高摔的越重
据新经济e线了解,在从招商基金跳槽至申万菱信基金之前,贾成东管理的产品曾有着亮眼的表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15日离任前,贾成东管理招商行业精选超过7年,期间产品总回报达到192.09%;同样由其管理将近7年的招商优质成长也有着140.27%的任职总回报。但从贾成东履新后发行的首只基金产品收益来看,近期表现确实不尽人意。
Wind
截至8月15日,申万菱信行业精选A、C份额已亏损5.24%、5.32%,与业绩比较基准间的收益差距均已超过10%,分别达到12.24%和12.32%,在同类产品中排名4662/4666和4664/4666,分别位列倒数第五和倒数第三。同期,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9.43%,产品与大盘走势也出现明显背离。
新经济e线获悉,与当前基金业绩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贾成东跳槽后发行的首支产品,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在发行之初就受到了资金的热捧。
根据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披露,该基金经过14天募集,于今年6月3日正式成立,首发规模达到12.19亿元、有效认购达10477户,不仅是申万菱信基金年内首募规模最大、有效认购户数最多的产品,也是今年以来市场上为数不多的首募规模超10亿元的主动权益类产品。
同样,作为贾成东入职申万菱信基金后与龚霄共管的第一只产品,申万菱信新动力(A/C)今年的表现也较为低迷。
根据Wind统计,截至8月18日,申万菱信新动力A、C份额在年内亏损3.11%、3.36%,产品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分别达到9.02%和9.27%,在同类产品中位列4485/4514和4487/4514,与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同样沦落为垫底。
Wind
从持仓来看,申万菱信新动力在二季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仓。其中,一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包含五只银行股,而在二季度则大幅减持至两只,与之相应替换而来的则是以黄金珠宝、宠物经济为代表的新消费个股。
具体来看,产品二季度前十大重仓中移除了海大集团、春风动力、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比亚迪、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七只个股,新加入了赤峰黄金、山东黄金、渝农商行、潮宏基、乖宝宠物、长江电力、中国移动。除此之外,原本一季度重仓的隆鑫通用、农业银行和中宠股份虽然在二季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持,但三只个股仍在前十大重仓之列。
对此,申万菱信新动力二季报中指出,市场在二季度出现了较为典型的哑铃型的特征,哑铃的两头红利和微盘表现相对较好,哑铃的中间,则是以新消费为代表的部分高景气赛道存在一定超额。这种表现的背后,有其深刻的宏观背景,经济量上相对偏弱但质上有改善,叠加市场相对充沛的流动性,导致了优质资产的相对稀缺。因此,从这个逻辑上来讲,微盘、红利、新消费,这三类看似无关的资产,变成了某种意义的“三位一体”。
基于上述判断和逻辑,贾成东表示,产品在二季度仍然把红利作为主要配置方向,并在此基础上,适度增加了对新消费敞口的暴露。考虑到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同时增加了对于黄金的配置。
相比之下,由季鹏和龚霄两人共同管理的申万菱信竞争优势(A/C)今年来却取得了正收益,其业绩表现明显较前者胜出。截至8月18日,申万菱信竞争优势A年内实现净值回报率为12.45%,同类排名3270/4514。这一表现在今年来虽说不上好,但较贾成东与龚霄共管的申万菱信新动力(A/C)而言,相对收益明显。某种程度来讲,或许反而被贾成东所连累。
老牌公募破局困境
新经济e线注意到,贾成东跳槽并获重用背后,亦是申万菱信基金寻求“破局”的急切信号。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之一,经过21年多的发展,申万菱信基金在业内的排名不断下滑。目前,申万菱信也正在陷入一场不进则退的困境之中。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申万菱信旗下产品总规模为826.79亿元,在业内排名第66名。回顾过去,自申万菱信于2024年一季度规模突破800亿后,其整体管理规模就开始出现停滞,虽然一度在2024年三季度末增长至885.08亿元,但随后又在2025年一季度“打回原形”,跌至736.61亿元。
除了规模难以实现突破外,具体到各类产品上,申万菱信也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权益和固收回报均表现平平。而在引入备受期待的明星基金经理贾成东后,旗下整体产品表现更是遭到拖累。
若考察最近三年基金中长期业绩表现,申万菱信旗下亦多只主动权益产品累计净值亏损达三成或超过三成。Wind统计表明,截至8月18日,申万菱信竞争优势A份额和申万菱信竞争优势C份额最近三年净值回报率分别低至-35.48%和-36.25%,同类排名分别落后至2947/3087和2936/3087。而由季鹏单独管理的申万菱信盛利精选A同样业绩垫底,最近三年累计收益亏损36.72%,同类排名2933/3087。
最近三年来,申万菱信旗下累计净值回撤超过三成的还有娄周鑫出任基金经理的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A、龚霄和贾成东共同管理的申万菱信新动力A以及李航担任基金经理的申万菱信智能汽车C,其收益率分别低至-31.44%、-30.86%、-30.64%。
不仅如此,因规模“长不大”的原因,今年申万菱信旗下还有多只权益类基金发布公告宣布清盘。8月4日,申万菱信碳中和智选混合发起式基金发布公告称,因产品的基金资产规模低于两亿元,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终止情形,将进入清算程序;同日,申万菱信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发起式FOF基金亦因为资产规模不足两亿元触发合同终止情形,而发布公告并宣布进入清算程序。
实际上,这已是申万菱信2025年以来第五和第六只触发清盘的产品。在此之前,申万菱信双禧混合型发起式、申万菱信鑫享稳健混合型发起式、申万菱信专精特新主题混合型发起式、申万菱信国证2000指数增强型发起式的四只基金也均因资产规模不足两亿元而先后宣布进入清算程序。
另一方面,今年申万菱信还有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失败,成为行业今年来唯一一家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失败的基金公司。3月15日,申万菱信远见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公告称,产品于2024年12月16日开始募集,截至2025年3月14日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备案条件,导致基金合同未能生效。这也意味着,产品在近3个月内的募集金额仍未达到2亿元门槛。
除去产品问题外,申万菱信基金今年旗下基金经理的流失情况也不容忽视。8月11日,申万菱信基金经理王剑因个人原因宣布离任。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王剑离任在申万菱信共管理5只基金,截至8月8日,王剑旗下产品年内平均收益为18.16%。而在此前,申万菱信年内已有唐俊杰、廖裕舟、翟振、褚一凡4人先后离任。截至8月15日,申万菱信旗下还有26位基金经理。
对申万菱信基金来讲,公司原本有意借一人之手以扭转颓势,但是,在当前监管部门有意淡化明星基金经理效应,提倡团队作战的背景下,公司此举是否逆大势而为?眼下,贾成东的个人光环已遭反噬,公司又将如何化解这场信任危机?
微信号:netfin888;有任何建议欢迎后台留言。
爆料/投稿/合作:netfin888@126.com,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转载需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新经济e线为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新经济e线已入驻今日头条、雪球、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同顺号、东方财富财富号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