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2025成都车展)将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帷幕。作为今年下半年首场A级车展,本届车展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汇聚了近120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展车数量约1600台。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常规的汽车盛会,更成为了观察汽车产业转型的绝佳窗口。在22万平方米的展区内,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将展开激烈的“新旧对决”。
参展形式的新旧对话——传统品牌的全矩阵叙事与新势力的场景化破局
在本届车展上,传统车企延续了“大而全”的参展策略。以比亚迪为代表,通过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全系列品牌的集体亮相,构建起从入门到高端的完整产品矩阵。除了丰富的量产车型,比亚迪还将设置多个技术展示区和体验区,让观众全面了解其技术实力和产品魅力。奇瑞集团同样是多品牌参展,覆盖从主流市场到个性化领域的全需求,展现出在细分市场的拓展野心。
这种集团化的参展形式,不仅提升品牌在车展上的整体影响力,也向外界清晰地展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战略布局,有助于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更全面、深入的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虽然减少了参展规模,却通过限量车型和性能车型的发布强化并巩固品牌地位。M系列与AMG车型的集中展示,本质上是对传统性能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这些“性能猛兽”的存在,构成了对纯电动时代同质化趋势的有力回应。
相比之下,新势力品牌更注重构建沉浸式的体验场景。作为华为赋能的智能汽车品牌矩阵,鸿蒙智行此次以“五界齐聚”(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的形式首次集体亮相,将五大品牌的产品置于统一的技术生态下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其全场景互联的愿景。这种展示方式跳出了传统车展以车型为核心的逻辑,转而强调技术如何重构出行体验。
蔚来汽车则更进一步,将NIO Life生活方式专区融入展台,把汽车展示延伸至用户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从精品饮品到限量周边,从亲子互动到艺术展示,这种展示策略,本质上是在重新定义汽车品牌与用户的关系边界。
节能续航的博弈——传统品牌构筑混动根基,新势力拓展补能生态
“省油+无续航焦虑”是当下主流家庭用户购车的核心诉求,传统品牌以混动技术作为切入点,新势力则聚焦补能效率提升。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下,传统品牌没有盲目跟风布局纯电,而是基于内燃机技术的研发积淀,将混动技术打造成“燃油”替代的解决方案。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与奇瑞鲲鹏超能混动技术等的推出,就是对现有技术架构的持续优化。这种渐进式创新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既有产能和技术积累,实现平稳过渡。46.06%的热效率、2000公里的综合续航......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传统车企对工程细节的极致打磨。
新势力面对纯电用户的补能焦虑,选择以超快充、换电技术破局。蔚来带来的第三代ES8基于全域900V高压架构打造,实现了充电效率与续航能力的显著提升。超快充方面支持5分钟补能250公里,峰值充电功率可达600kW。此外,其还支持超充与换电的双模式,3分钟既可以完成极速换电。
无独有偶,小鹏通过高压平台、高密度电池与自营超充网络的协同,有效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充电网络建设方面,截至2025年8月1日,小鹏充电自营网络已建成超过2440座站点,配备超13200支充电枪,服务范围覆盖超430座城市。小鹏还在去年9月推出了新一代液冷S5超快充桩,该设备具备最高800kW的充电功率,可实现“一秒一公里”的补能速度。
竞争格局的重构,从对立到共生
2025成都车展清晰地展现了产业竞争格局,传统品牌与新势力之间不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维度。传统品牌凭借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能力稳守基本盘,新势力则以创新体验和快速的市场反应抢夺细分市场。这种多维竞争使产业生态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传统品牌已经在新势力的主战场——智能化领域取得突破,而一些新势力也开始重视传统车企擅长的制造工艺与质量管控。这种互相学习、互相渗透的趋势,也预示着市场竞争将进入新的阶段。
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汽车市场将不会再有绝对的“传统”和“新势力”标签,只有始终以用户为核心,以技术为驱动的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