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卖了73亿
电商平台掀起的外卖大战持续数月,让茶饮品牌赚了个盆满钵满。
此前,门店里堆成山的外卖小票,累到瘫的店员,成了“爆单”这个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表现。消费者一边吐槽“又被资本做了局”,一边转头把吸管插进一杯又一杯的奶茶里。如今,随着几大头部茶饮企业陆续披露半年报,消费者终于能一探究竟,自己奶茶喝到“在糖尿病边缘徘徊”,究竟给茶饮“五剑客”做了多大贡献。
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这5家以加盟为主的茶饮上市公司,累计收入达315.8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卖出73.11亿元,同比增长30.12%。这相当于,每三天就能比往年多卖出“一个小目标”。
具体来看,规模最大的仍然是蜜雪冰城,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3%至148.75亿元;古茗的收入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1.2%至56.63亿元;其他三家霸王茶姬、茶百道和沪上阿姨的营收分别为67.25亿元、25.00亿元和18.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4.3%和9.7%。
对于业绩的增长,茶百道明确在财报里表示,外部渠道的阶段性促销活动对门店收入形成了补充性拉动作用。
确实,茶饮几乎是外卖大战的“完美品类”,不仅出餐稳定、有一定成瘾性,更因为价格多在10~20元区间,补贴后价格极低,能激发下单冲动。其中,蜜雪冰城、古茗等大型连锁品牌,又因为门店分布广、对价资源多,成了消费者下单和平台补贴的首选,形成正向循环。
更重要的是,茶饮“五剑客”都以加盟为主,这意味着,甭管门店一杯奶茶卖几元,赚不赚钱,品牌都是最大的受益方。一方面,门店多卖一杯,得找品牌多买一份物料;另一方面,新的加盟商涌入,又会带来新的设备、物料订单。
从这个角度看,在外卖大战的促进下,茶饮“五剑客”上半年营收增长,不外乎两方面原因,要么物料卖得多,要么新店开得多,或者两者都有。
其中,蜜雪冰城和古茗,是两者都有的典型。截至2025年6月末,蜜雪冰城门店规模仍然最大,有53014家门店,报告期内净增6535家店。古茗门店数首次破万,为11179家,净增1265家,同比增长17.5%。虽然蜜雪冰城并未披露门店经营数据,但海豚投研结合调研信息预估称,其同店增长接近9%。古茗则在半年报中透露,上半年,其单店日均GMV同比提升22.58%至7600元。
由于都是两条腿走路,报告期内,蜜雪冰城和古茗的“商品及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速基本与收入增幅持平,分别为39.59%和41.84%,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为97.93%和80.17%。
▲图源/《财经天下》
当然,也不是所有品牌都迎着补贴流量而上。因为想保持调性,霸王茶姬就没过多卷入外卖大战。
这份特立独行反映在财报里,2025年上半年,虽说霸王茶姬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但拆解下来,主要因为门店净新增了598家至7038家。同期,其国内单店月均GMV在持续下滑。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该项数值环比下降5.26%、6.39%。
半年多赚了13亿
茶饮品牌和外卖平台的上一次大规模“交锋”,是在2022年年底。当时,包括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在内的多家品牌,集体“反内卷”,不参与外卖平台的满减活动,理由是赚不到钱,不利于长期发展。
如今,不仅满减成了常态,就连“几元一杯的奶茶”,都变得随处可见。此情此景,茶饮“五剑客”到底是赚还是赔?
从账面上看,茶饮“五剑客”都赚到了钱,有的盈利能力甚至创了新高。2025年上半年,5家头部品牌共录得归母净利润55.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了13.76亿元,同比增长32.89%。相当于,每天多赚764万元。
其中,赚钱最多的是蜜雪冰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9%至26.93亿元;盈利能力提升最快的是古茗,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1.5%至16.25亿元。如果剔除掉其中5.57亿元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净利润同比增长为45.5%,略高于营收增速。
其他三家按净利润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茶百道、沪上阿姨和霸王茶姬,增速分别为37.5%、20.9%和-38.5%,分别赚了3.26亿元、2.03亿元和7.13亿元。
其中,霸王茶姬增收不增利,主要是因为营销推广费用增加,花大价钱维系品牌调性。其他四家盈利能力增长,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有一部分得感谢外卖大战。
随着销售单量上升,几大茶饮品牌对于上游原料的采购议价能力在增强,销售成本在下降。报告期内,古茗和沪上阿姨,毛利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为31.54%和31.43%,蜜雪冰城和茶百道分别为31.64%和32.60%。古茗CFO在业绩会上表示,因为单量大了,有一定的经营杠杆,带动总体利润升高。
交银国际在报告中分析,茶饮行业的规模效应在外卖补贴期被放大,加速了马太效应。头部品牌因为更强的资本实力、品牌影响力,以及更成熟的数字化系统,能在撬动更多用户的同时保证运营效率。
至于门店端和加盟商是不是赚钱,赚了多少,就因人而异了。
餐饮品牌营销专家孟繁伟向《财经天下》复盘了外卖大战的补贴变动过程。据其介绍,刚开始京东入局,基本上是免配送费,折扣的部分由京东全额补贴。这一阶段,门店基本都是赚钱的。
紧接着,美团跟进补贴,主要是“给到消费者侧”。再后来淘宝闪购加入,战况升级。为了尽可能把外卖价格降到最低,平台开始要求品牌和门店掏钱补贴,共同把价格降下来。到这一阶段,门店的利润就慢慢被打薄了。
更致命的是,低价外卖单还对堂食造成了影响。孟繁伟透露,同样是一杯10元的茶饮,对于门店而言,堂食到手率能到90%,外卖到手率大概在55%左右。再刨除营销等费用,堂食的利润一杯在5.5~6元,外卖只有2~2.5元。“相当于,线下卖一杯,顶线上卖两到三杯。”这还是价格大战不太激烈的时候。
向外向下要增量
长远来看,外卖大战终有结束的一天,到那时没了补贴,几家头部茶饮品牌又将如何寻求增长?在披露完半年报之后,几家公司都被问到外卖大战的相关问题。
对此,大家不约而同坦言,靠补贴刺激的需求不会一直持续。古茗CFO就打了个预防针,称没法保证在今年高基数的情况下,明年单店或者同店还能进一步增长,但会尽力想办法提升单店或者同店增长。蜜雪冰城全球首席运营官透露,公司已经意识到,7月外卖业务增速相比6月有所放缓,未来预计将回归常态。
面向未来的常态化竞争,各家都把重点放在单店的经营效率上。古茗创始人王云安就表示,长期来看,外卖补贴大战对加盟门店经营并非好事,也不利于长期发展。为此,进入7月以后,古茗的策略主要是拥抱堂食,单店健康经营和一定的规模是品牌成长的首要因素。
茶百道联合创始人汪红学则坦言,随着补贴逐渐减少,短期内可能对部分价格敏感的客群产生影响,但在此过程中,培养了更广泛的消费客群,公司也在通过价格带差异化、产品力提升等方式,持续优化体验。
没有参与外卖大战的霸王茶姬则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霸王茶姬创始人兼董事长张俊杰明确表示,公司下半年将持续战略投入海外市场。近期,其首次进入了菲律宾市场,并且一口气在当地开了三家店。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霸王茶姬在海外一共开出208家门店。其中,马来西亚有178家、新加坡为16家,印度尼西亚、泰国及美国分别有8家、5家和1家店。第二季度,公司海外GMV大增77%至2.35亿元,远超国内市场的14%。
▲图源/《财经天下》
在海外开店最多的茶饮品牌还属蜜雪冰城,截至6月30日,其在海外共开出了4733家门店。公司称,上半年在海外成功开拓了中亚市场,于哈萨克斯坦开设了首家门店。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两大市场,公司为了实现长期可持续经营,对门店进行了运营调改以及优化。
茶百道则已经在海外开设了21家门店,公司称,接下来将继续按计划稳步推进海外业务。目前在海外还没有开门店的古茗称,下半年将会评估海外市场机遇。
除了向海外市场要增量,下沉市场仍然是茶饮品牌接下来开拓市场的重中之重。
蜜雪冰城方面表示,公司上半年加大了对下沉市场的深度覆盖。截至6月30日,公司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达27804家,占内地门店比例的57.6%,同比增加了5707家。
有着“下沉市场之王”称号的古茗认为,二线及以下城市仍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公司下半年将继续扩张门店网络,并评估在全国尚未建立布局的省份的机遇。截至6月30日,公司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为81%,同比提升了2个百分点。(财经天下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