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 文/图)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由下降0.2%转为持平。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公布的数据与市场预期基本相符,后续需要关注9—10月旺季消费、专项债资金落地及海外油价波动对两项指标的边际影响。
消费者在超市选购蔬果。
猪肉、鲜菜和鸡蛋价格下降
8月,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C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
数据显示,8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工业消费品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6.7%和29.8%,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2个百分点。此外,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自3月起逐步扩大,8月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3个百分点。
受食品价格较低等影响,CPI同比由平转降。8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51个百分点,高于CPI同比降幅。
其中,猪肉、鲜菜和鸡蛋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6.1%、15.2%和14.2%,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6.6个、7.6个和1.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2.8%转为下降3.7%,上述四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4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涨幅连续第3个月扩大,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4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同比由平转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叠加本月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所致。从翘尾看,上年价格变动对本月CPI同比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下拉影响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从新涨价看,本月CPI环比持平,低于季节性水平约0.3个百分点。二者共同导致CPI同比走低。
“从政策层面来看,需要继续关注内需恢复进度,适时通过财政和货币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推动产业升级以提升价格传导效率。”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仍是稳定价格水平的关键动力。
PPI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
8月,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PPI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由上月环比下降0.2%转为持平。其中,供需关系改善影响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由降转涨。煤炭加工价格由上月下降4.7%转为上涨9.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下降1.5%转为上涨2.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下降0.3%转为上涨1.9%,玻璃制造价格由下降1.5%转为上涨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由下降0.9%转为上涨0.1%。
此外,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属行业价格环比回落。国际有色金属价格高位震荡,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开采、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4%和0.6%。
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董莉娟表示,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我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一些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一是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企业无序竞争得到治理、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有序开展,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二是发展新动能稳步成长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回升。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相关行业价格同比有所回升。三是升级类消费需求增加拉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华创证券认为,展望下一阶段,PPI同比或从8月开始进入回升周期。第一,去年8月和9月,PPI环比分别下跌0.7%和0.6%,为今年后续两个月PPI同比的回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低基数条件。第二,“反内卷”让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进而带动相关行业价格改善。本轮“反内卷”的政策部署层次高、涉及的行业范围广,市场竞争秩序的持续优化会带动相关行业价格改善,这在7月的物价中已经有所体现,预计“反内卷”政策还将持续地、逐步地推动价格合理回升。第三,经济循环的改善也预示着PPI同比的触底回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对记者表示,在政策层面,低通胀环境继续为货币宽松提供空间,而PPI改善有助于企业盈利预期边际修复。后续,需要关注9—10月旺季消费、专项债资金落地及海外油价波动对两项指标的边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