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是两万亿,到2035年可能达6万亿,潜力巨大。”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位置服务科技论坛暨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做出了这样的推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可期。
▲中兴5G-A通感一体系统
面对“加速起飞”的行业势头,各大企业如何抢抓机遇融入其中?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通讯希望全力参与到成都低空经济相关项目当中。为此,四川天府新区智能制造局专门与中兴通讯进行了对接,为其牵线搭桥。目前,中兴通讯联合产业伙伴,已在兴隆湖畔完成5G-A通感系统试点项目部署,低空感知探测数据也在成都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点亮呈现,业务加快推进。
实现产业与企业“双向奔赴”,
服务专班迅速搭建
抢滩万亿级新赛道,成都将低空经济列为了全市16条重点发展产业链之一,各项扶持政策也不断出台,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发展机遇,如何能够快速参与其中?
“结合成都正在创建全国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城市的机遇,中兴通讯希望加快推进在成都的低空经济场景打造和新型低空信息基础设施相关试点工作,全力争取成都低空经济相关项目的机会。”中兴通讯四川公司无线市场总监钱伟华告诉记者,找到切口非常关键,因此公司希望与相关主管部门快速建立对接沟通渠道,积极响应场景打造要求,以领先方案支撑各项创新试点和项目需求。
中兴通讯是国家信创产业的重要力量,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领域深度布局,全系列硬件产品实现核心专用器件100%自研、关键器件全国产化;软件产品核心代码自主率达到100%。其新支点操作系统、GoldenDB数据库、天机系列PC及服务器等11类50余款产品全面覆盖工信部技术图谱,为关键领域筑起安全基石。
▲中兴通讯西南科创中心项目效果图
据介绍,近五年中兴通讯研发投入超千亿元,2023年研发强度高达20.4%。中兴通讯在四川天府新区重磅打造的西南科创中心,定位为中兴全球第五大研发中心,聚焦自研操作系统、开放使能系统及5G、AI、多媒体、汽车电子等高端芯片设计,预计2027年建成。因此,如何将中兴通讯的科技力量融入到成都低空经济建设当中,也是实现产业与企业“双向奔赴”的一道必答题。
钱伟华介绍,中兴通讯在成都的首个低空信息基础设施试点任务,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内,在沟通上涉及到多个部门。为协助中兴通讯加快项目工作,一个专门的服务团队迅速搭建起来。
发起“低空生态平台”,
深度参与成都低空经济相关合作
沟通对接工作具体是如何开展的?钱伟华告诉记者,自2023年与四川天府新区签订“中兴通讯西南科创中心项目”投资服务协议以来,四川天府新区就指派了智能制造局为中兴通讯提供各项工作服务。“局里安排了服务专员与我们对接,对包括西南科创中心项目建设相关事务、项目公司运营、公司市场项目推进、公司员工人才申报等各个事项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让钱伟华印象深刻的是,在遇到问题时,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能获得局里服务专员的积极快速响应。
此外,钱伟华还介绍,其他相关部门也密切关注中兴通讯的各项诉求,与中兴通讯互通有无,在西南科创中心项目启动建设、公司经营需要提供帮助等重要节点,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兴通讯联合产业伙伴,已在兴隆湖畔完成5G-A通感系统试点项目部署,低空感知探测数据也在成都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点亮呈现,为助力成都下一步构建融合、智能、协同的新型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打下示范基础。
▲工作人员调试中兴5G-A通感一体系统
据介绍,试点项目中涉及的中兴5G-A通感一体系统,是一套融合了通信、感知、算力的低空智能系统。“通感基站在提供5G-A低空通信能力的同时,利用其垂直大张角雷达、脉冲波与连续波融合感知、超分辨率算法等手段,实现600米以下空域连续感知,覆盖当前99%以上无人机活动区域。”钱伟华向记者透露了该系统的“硬核实力”。
此外,感知系统通过端侧、边缘、云端的AI协同能力,当前对无人机和鸟类的识别准确率已超过90%,边缘智算实现亚米级定位与AI目标分类。在多模融合方面,中兴通讯已牵头联合30余家生态单位发起“低空生态平台”,涵盖无人机、通导监、反制、气象与应用各方力量,推动融合感知标准化,形成端到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试点项目的顺利建设,为成都的低空经济场景打造注入重要力量,提供了新型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例。”钱伟华表示,中兴通讯将继续深度参与成都低空经济相关合作,打通通信技术与低空应用之间的断点,共同推动成都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图据中兴通讯
编辑张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