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接到裁神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苏婉清 越女事务所 时间:2025-09-12 00:10:33


图:Nicolas Party

今天听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性朋友,前阵子哺乳期刚过,回来公司上班。

可能是公司嫌弃宝妈工作效率低?

她就被裁员了

公司还是讲“法”的,给这位女性朋友开了 N+1的 补偿金。

那争议就来了。

公司想按基础月薪,来计算N+1。

这位女性朋友呢,坚持认为,怀孕期的生育津贴也是收入的一部分。

要把津贴也算作月收入。

也就是——

(年工资+生育津贴),再除以12,再乘以N+1

这明显会拉高裁员补偿金嘛。

最后她和公司谈判了一番,公司就认可了。 可能也因为老员工了,公司也有情义,所以谈起来也没太费力。

朋友的补偿金,多拿了4.6万!

接到裁神了

我以前科普过,这儿也再温习下:

裁员补偿所依据的“月工资”,不仅仅指基本工资。

而是按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算——

所有奖金,提成,津贴,补贴...都要含进去。

现在裁员太常见。

了解这点,还是有意义的,有备无患嘛。

但实操中,不同地区也会有些差异。

一位HR朋友就和我分享:

“生育津贴是否应该算在经济补偿基数里,也没完全明确的答案。不同地方评定标准也不一样。结合现在的经济环境,公司经营困难的话,不排除仲裁不支持。”

昨天有读者留言感叹,牛市和自己无关。

“外面的涨得很好,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因为我的股一动不动,就像在睡觉。”


挺扎心...

现在就是结构性行情,少数的龙头大票,拉着指数狂奔飞涨。

如果持仓不对市场胃口,可能感觉——

被大牛市给忘记了。

最好的破解办法,还是ETF。

我自己重仓收息股,今年表现平庸。

但靠着ETF、还有收息成长,才勉强挽尊。

不至于颗粒无收。

其实ETF之所以表现出彩,也没啥特别原因,还是靠着风口上的龙头票拉动。

像去年9月底牛市启动以来,收益翻倍的双创板块——

创业板ETF(159957)、 科创创业50ETF(159783)

如果我们翻一下它们的持仓,前十大就包含了:

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宁德,阳光...这些当红炸子鸡。


这些个股,你如果单押,会担心追涨风险。

也会担心风格轮动——自己刚向东走呢,东边就下雨了;往西边走,西边又下雨了。

用ETF来持有它们,会更均匀分散,更广泛一些布局,能吃到甜头。

要是找对象有ETF就好了,虽然有渣男,也有好男人嘛

。。。

选ETF也比选股简单。

你只需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风格,然后去找相关风格的ETF就行了。

它会帮你搜罗符合风格的股票。

拿我举例:

在牛市启动之后,我选择ETF的标准就是——对冲收息股。

牛市表现要强劲。

所以我现在手里的ETF就是一水的,偏成长型的宽基ETF。

科创、创业、中证2000...之类。

选好了ETF,无论其中的哪只龙头表现,都能分一杯羹了。

还有个重要事情,我漏提了。

稍补充下。

上周五证监会一纸公文,发布了基金的费率新规,目前在征求意见。

估计正式实行要明年了。

新规的总体精神是——基金降费。

要降低认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

给基民们让让利。

但除了降费,有一个变化挺不一般——

赎回费

以后 赎回费 将会按照持有时长,设置下限:

持有期少于7日,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1.5%的赎回费; 持有满7日、少于30日,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1%的赎回费; 持有满30日、少于6个月,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0.5%的赎回费。

一句话总结就是——持有不到6个月,必须交赎回费

股基、债基、混合型基金、以及FOF,都适用这条标准。

ETF不包含在内。(还好我买ETF)

这条规则挺扎眼的。

目前很多基金,持有7天之后就免赎回费了,或者拿满30天就免。

以后行不通了。

证监会说得很直白——

这是为了抑制短炒,鼓励长期投资。

你买入、持有,费用都会降,让你省钱;

但你想买了没多久就卖,搞短炒,就必须交赎回费。

宽进严出。

这条新规则,会对习惯买C类基金的基民,产生影响。

以后 「 长A短C 」 的策略,可能就要失效了...

还有:

对债券基金的影响,或许尤其大。

毕竟,债基收益本就不高。

我买过几个短债基金,都是拿满7天,就免收赎回费——可以用来打理灵活资金。

明年可能就没这好事了。

债基人的世界真是阴雨绵绵...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