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苹果上新的最大赢家,浮出水面…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功夫财经 时间:2025-09-12 10:25:51

上一次iPhone 发布超薄手机,还是十几年前的 iPhone 6(厚度6.9)。最近几年,iPhone越来越大,普遍达到8毫米或接近1cm。对年轻人而言,iPhone似乎一点也不“酷”了。



一次亮点颇多的发布会

9月10日晚举行的苹果新品发布会,苹果一口气推出四款iPhone 17系列机型。相比近些年苹果发布会“挤牙膏”式的更新,本次发布会颇多惊喜,被业界直称“牙膏挤爆了”。



先说iPhone 17 标准版,主要是基础性能提升。

过往配置Pro 系列的120Hz自适应刷新率,现在配置在普通版,看高清视频更加丝滑了。前后摄像头的像素也实现翻倍,和过往的Pro 系列相当,拍照录视频也更清晰逼真。

用户最焦虑的两点,一个是内存,此前标准版配置是128GB,翻倍提升到256GB;其次是电池容量,上一代“22小时视频播放时间”,现在“30小时视频播放时间”,提升同样显著。

公道地说,这些基础性能提升都只算是“补齐短板”,苹果的定价也很简单:标准版iPhone 17起售价为5999元,和上一代标准版定价完全相同,属实是加量不加价。

再看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两款机型。

两款机型各种参数都有升级,价格也贵得多。比如说,iPhone 17 Pro Max 的2TB内存版本(相当于标准版内存的8倍),价格直接也来到17999元。

很多人对这个内存没概念。通俗解释下: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用它拍摄4800万像素的高清照片,大约能存100万张。用它拍摄4K高清视频,能录200小时。

从一般人的使用情况看,基本告别了内存焦虑。有钱人高价买个心理舒坦,完全能理解。

很多人称iPhone 17 Pro Max长得丑,厚得像充电宝,尤其橙色外壳像“工地黄”,这些都无关紧要。当年“土豪金”面世后,也被各种吐槽,结果一样卖到爆。

本届最亮眼的角色,当属iPhone Air——新款手机不带数字,理论上不属于iPhone 17系列,而是特别版它的最大特点是薄,厚度仅5.5毫米,是iPhone史上最纤薄的手机。



这一次iPhone Air突然变薄,手感沉甸精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

新机的机身变薄,性能却无大减,且没有实体卡槽,而是采用eSIM(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仅联通支持),这些都使得这款手机先锋感十足。讨好年轻人方面,苹果公司还是很老道。



打破沉闷,苹果正式迎换机潮

在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公司是独一档的存在。iPhone 各系列的Pro、Pro Max 、plus机型,在高端市场遥遥领先。即便如此,近几年iPhone的发展,也陷入困境。

每次新品发布会,新款手机都缺乏亮点。不是小改设计,就是升级性能,微调颜色,更新之细微,以至于被网民吐槽“挤牙膏”。

不是苹果公司变平庸,而是手机行业太成熟,产品更新换代又频繁,难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事实上,国产手机也很久没有亮眼的迭代。这两年的手机行业,可以用沉闷形容。

这次苹果的新品发布会,恰好走到一个打破沉闷的节点。主要原因就在于,苹果正在迎来一个换机的高峰期。

2021年,苹果推出经典的 iPhone 13系列手机,大获成功。时至今日,6000元以上的高端机市场,仍有将近一半是 iPhone 13 系列。这批手机的使用时间很多已有三四年。苹果公司需要推出新的手机,去承接换机潮。

既然拿不出颠覆式创新,就用更优越的性能、更显著的性价比、更新颖的设计,以此吸引新消费者,稳住老果粉。让消费者普遍觉得:高端手机这一块,苹果手机仍然是首选。

这样的策略,会不会取得成功呢?从舆论层面看,反响还是很不错的。

发布会前,除少数手机博主,多数媒体和博主并无关注,也不看好;发布会后,热搜上了好几个词条,网民以赞美为主。

接下来,就要看市场的真实表现。从舆论好评到消费者掏钱买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春江水暖鸭先知,果链全力开工

苹果公司自己的预期,则是信心满满。今年暑期,国内各大果链企业陆续接到苹果的代工大单,马力全开,看起来势头比前几年猛得多。

富士康、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大企业,8月起开始冲刺,招工数量、工人时薪和中介返费(求职者激励)都在上涨。

招工流程也做简化,只需几天培训,工人们就能上岗。整个8月,工人们都在加班。

薪资待遇方面,部分果链企业的工人时薪逼近40元。用工量极大的富士康,时薪也逼近30元,达到近年来的新高。订单源源不断,工人有班可加,月薪可达6000至8000元。

这个收入水平在部分社交媒体那里可能会受嘲笑,对生产工人而言,却是很不错的选择。代工企业大多包住宿,并有餐食补贴,工人们没时间消费,这些钱大多可以存下来。

最近几月,果链三雄(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和歌尔股份)的股价创下近三年来新高,富士康股价也迎来历史纪录。

当然,把市场的一切积极反响,完全归结于苹果新产品发布的功劳,确实有夸大之嫌。但作为行业龙头,苹果新品手机若能一炮打响,确实具有振奋人心的意义。





市场开放,仍是行业进步的最大动力

手机是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制造行业,它需要一波又一波浪潮,以此推动行业发展。作为行业龙头的苹果公司,它给行业带来的进步和发展,是非常显著的。

苹果新款手机的技术外溢,给国产手机提供了新动力。部分安卓机消费者掂量,性能更好的苹果手机在降价,为什么不选它?这种压力,将迫使国产安卓机继续进步。

果链行业接受大量苹果订单,产能全开,利润提升,不仅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也积累了新技术经验,也给国产手机生产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

国外手机畅销中国市场,给消费者带来福利,这一点无须多言。单从产业进步的角度看,也是居功甚伟。大到元器件生产制造,小到手机维修服务,各行业积累大量技术经验,培养了众多产业人才。这些都是中国制造业的宝贵财富,都在为本土产业所用。

最近几年国产手机崛起,很多人推崇国产品牌,却将国外手机当成攻击对象。商业领域的排外氛围,会使民众陷入无谓争吵,阻碍本国产业进步,最终使消费者利益受损。这样有毒的空气,应当受到重视和警醒。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