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薛鹤翔:美国外汇期货的前世今生

IP属地 中国·北京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时间:2025-09-12 18:25:16

薛鹤翔、陈梦赟(薛鹤翔系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摘要

外汇期货起源于20 世纪 70 年代,诞生背景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各国汇率只能在限定幅度内波动,外汇风险不大。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1976年,《牙买加协议》允许各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自此外汇风险加剧,市场的外汇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成立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推出7种外汇期货合约,标志着外汇期货市场正式成立。1976年《牙买加协议》进一步推动了外汇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197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也开始开展外汇期货业务。197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宣布成立纽约期货交易所(NYFE),专门从事外币和金融期货。1982年,费城证券交易所(PHLX)率先推出标准化的外汇期权合约。1984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也推出了外汇期权。

美国外汇期货发展现状。(1)交易品种日益丰富。目前美国是全球外汇期货主要市场,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又是美国最主要的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多年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不断推出新的外汇衍生品品种,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2)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全球经济动荡加剧和国际货币体系秩序重塑的阶段,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增加,投资者参与度逐步提高。2024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外汇产品日均成交量达到103万份,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

美国外汇期货发展趋势。(1)外汇衍生品需求进一步提升。在外汇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增长,将带动外汇衍生品市场持续扩容。(2)新兴市场货币衍生品前景广阔。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不断发展,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货币衍生品的需求快速扩张,拉丁美洲等地区外汇期货成交量将继续保持高增,未来也将有更多的新兴市场货币相关衍生品上市。

风险提示: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变化。

报告正文

一、外汇期货诞生背景

外汇期货起源于20 世纪 70 年代,是全球第一个金融期货,其诞生背景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混乱,各国需要建立新的货币体系来恢复正常经济活动。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汇率只能在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如果波动超过规定,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来维持汇率稳定。1971年12月,汇率波动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布雷顿森林体系保证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固定汇率制下,各国汇率只能在限定幅度内波动,外汇风险不大,因此不存在避险需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特里芬难题”反映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制度缺陷。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为了满足全球贸易需要,美国必须向全球提供充足的美元流动性,这就要求美国保持贸易逆差。但是为了维持市场对美元的信心,美元需要保证币值稳定以及黄金储备充足。而美国长期逆差带来美元供给增加,会导致黄金储备相对不足,进而损害美元信用。二是美国经济实力走弱。美国20世纪 70年代初,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复苏,经济实力增强,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越南战争和“伟大社会”计划导致美国财政赤字规模大幅扩张,通胀高企,削弱了美元实际购买力,其他国家开始大规模用美元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快速下降。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暂停美元和黄金的兑换,这意味着美元和黄金挂钩被打破,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1976年,《牙买加协议》允许各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自此外汇市场波动开始放大,外汇风险加剧,市场的外汇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二、美国外汇期货发展历程

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成立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推出7种外汇期货合约,包括英镑、加拿大元、西德马克、法国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标志着外汇期货市场正式成立。1976年《牙买加协议》进一步推动了外汇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197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也开始开展外汇期货业务。197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宣布成立纽约期货交易所(NYFE),专门从事外币和金融期货。1981年2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首次推出欧洲美元期货交易。1982年,费城证券交易所(PHLX)率先推出标准化的外汇期权合约。1984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也推出了外汇期权。1985年纽约棉花交易所(NYCE)推出美元指数期货,1986年推出美元指数期货期权,2006年NYCE被洲际交易所(ICE)并购。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同样推动美国场外外汇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1981年世界银行与IBM完成首笔货币互换交易,此后场外外汇衍生品交易开始发展,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监管进一步强化,《多德-弗兰克法案》要求互换交易必须通过中央对手方(CCP)进行清算,同时电子化交易兴起,场外交易的透明度有所提高。



三、美国外汇期货发展现状



1.交易品种日益丰富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外汇期货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目前美国是全球外汇期货主要市场,交易品种丰富。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又是美国最主要的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之一。美国洲际交易所(ICE)主要产品是美元指数期货,也是重要的外汇衍生品交易市场之一。多年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不断推出新的外汇衍生品品种,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为降低中小投资者参与门槛,CME推出了微型外汇期货合约,以欧元/美元期货为例,普通期货合约单位是125000欧元,微型期货合约单位是12500欧元,合约单位仅为普通期货合约的十分之一。在期权方面,CME推出了月度期权和周度期权,可以满足不同期限需求。



2.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在全球经济动荡加剧和国际货币体系秩序重塑的阶段,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增加,美国外汇期货和期权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工具,投资者参与度逐步提高。2024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日均成交量达到2650万份合约,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增长9%,其中外汇产品日均成交量达到103万份,同比增长8%,同样创历史新高。分地区来看,2024年拉丁美洲外汇产品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9%,增速高于其他地区。分货币来看,2024年欧元是日均成交量最大的外汇期货,日均成交量达到25.8万份,其次是日元,日均成交量达到19.2万份,排名第三的英镑日均成交量为12万份,排名第四的澳元日均成交量为11.4万份。



四、美国外汇期货发展趋势

1.外汇衍生品需求进一步提升

当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压力较大,市场质疑美国债务可持续性,同时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共同导致美元信用动摇,传统国际货币体系秩序重塑,此外地缘风险也进一步推升外汇市场波动。因此在外汇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增长,将带动外汇衍生品市场持续扩容。

2.新兴市场货币衍生品前景广阔

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不断发展,贸易规模快速增长,投资者对新兴市场货币衍生品的需求快速扩张,拉丁美洲等地区外汇期货成交量将继续保持高增,未来也将有更多的新兴市场货币相关衍生品上市。



五、风险提示

1、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2、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3、外部环境变化。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