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DJI大疆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激光雷达系统——禅思L3,它是大疆首款兼具长测程及高精度航测的激光雷达,官方表示其配备了 1535 纳米长测程激光雷达和全球首创融合双一亿像素可见光相机。
禅思L3的出现不但标志着大疆在高端航测设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可贵的是,其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全球高端航测激光雷达市场格局。
![]()
(大疆官方)
实际上从2016年开始,大疆就启动了对激光雷达核心部件的研发,到2019年就已实现无人机和自研激光雷达的整合应用,如今禅思L系列也已经迭代到第三代产品。可以说大疆在短短九年时间里做到了从零到一,再做到业界领先。
禅思L3到底有多强?
说了这么多,禅思L3到底强在哪里?我们先从禅思L3的配置说起。
其搭载的1535 纳米长测程激光雷达就是大疆在多次论证、实验和调试后得出的最优方案。根据大疆官方数据,在10%反射率的低反射目标场景(如深色土壤或矿石、茂密植被顶部),禅思L3的最高测程能够达到950米;而在80%反射率的高反射目标场景(如金属构筑物和浅色路面),测程最高可来到2000米,这一数据已经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强出20%左右。
![]()
(大疆官方)
另外,禅思L3的激光点频可在10万至200万点/秒之间调节,以方便用户在不同的测绘场景下使用不同的测绘方案,例如在高飞测绘场景下使用低点频来提升单脉冲功率,在低飞精细化扫描时使用高点频来提点云密度。
而雷达下方的融合双一亿像素可见光相机也相当值得一说,传统航测相机要么追求高像素却受限于视场角,导致单次采集范围小、重复飞行多;要么扩大视场角却牺牲像素,影像细节不足。
而禅思L3选择采用两颗 4/3 英寸 CMOS 传感器,配备机械快门设计,快门速度最高可达1/2000s,有效避免了电子快门在高速飞行中产生的影像畸变,显著提升测绘精度。此外这颗CMOS还应用了成熟的像素合成技术,能够将单像素尺寸从1.6μm提升到3.2μm,使其感光能力提升三倍,在阴天或是昏暗场景下仍能获取丰富的影像数据,从而告别了「靠天吃饭」的难题。
而双镜头的设计,让禅思L3的横向视角提升到107°,更广的视野代表其单次采集的参数更多,减少飞行时间且降低工作人员的作业强度。
其次是这套硬件和大疆算法的组合,让禅思L3拥有了业界领先的精度和工作效率,据官方介绍,禅思L3在120米航高下高程精度小于3厘米,300米航高下小于5厘米,500米航高下小于10厘米,完美覆盖1:500、1:1000、1:2000等主流测绘项目精度要求。
要实现这样的精度核心在于位姿系统与时间同步技术。禅思 L3全新升级的高精度位姿系统实现了航向精度0.02°(1σ),自研激光雷达实现了 150 米下 5 毫米的重复测距精度(1σ),并支持微秒级时间同步。其扫描成果在120 米航高下的高程精度优于 3 厘米,300 米下优于 5 厘米,500 米下优于 10 厘米,在1:500、1:1000、1:2000 等典型测绘项目,这种精度能清晰还原道路标线、人行道砖缝等细节,甚至可用于建筑物立面的精细化建模。
而双一亿像素可见光相机,在300米作业高度下,地面采样距离(GSD)仍能保持平均 3 厘米。
在效率方面,禅思L3在结合DJI Matrice 400后,在300 米典型航高作业场景下,单架次最多可覆盖10 平方公里,单日作业面积可达 100 平方公里。更重要的是,其可一次性收集 DEM、DOM 等多种测绘数据。
![]()
(大疆官方)
更重要的是,禅思L3激光与可见光数据同步采集功能,让其一次飞行就能同时获取点云、正射影像、高程模型等成果,无需像过去那样分多次飞行,进一步缩短了项目周期。
禅思L3,将彻底改变市场格局
在最重要的价格方面,大疆禅思L3的定价仅为109080元,在此之前,全球高端航测激光雷达市场被欧美品牌垄断,80% 以上的份额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价格均为百万元级别。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上百万元的购置成本实在太高,再加上人工成本,实际测绘成本远超我们想象。
而禅思L3 10.9万元的售价,也并非单纯的“低价竞争”,而是大疆基于全产业链自研的成本优势 —— 从激光发射器,到 CMOS 传感器的成像算法,再到芯片,核心部件均实现国产化,研发成本较依赖进口部件的企业大大降低;同时激光雷达产品实现规模化量产,制造成本进一步减少。
![]()
(大疆官方)
这种价格优势带来的,是行业门槛的降低。过去,只有大型国企或科研机构才有能力采购高端激光雷达设备,中小企业多依赖传统测绘方式,效率低、精度差。如今,不少中小型企业都可以尝试用禅思 L3 承接高精度测绘项目。
![]()
(大疆官方)
而全流程解决方案的构建,又进一步降低了使用难度。传统航测工作中,数据采集用一套设备,处理用另一套软件,成果输出还需第三方工具,不同平台间的数据格式不兼容、参数不匹配等问题频发。禅思L3可无缝对接大疆D-RTK 3基站,实现厘米级定位;配合大疆智图软件,点云分类、三维建模、成果输出等流程可一键完成。
国产科技崛起,全靠技术突破
禅思 L3 的成功,为国产高端装备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逻辑。在激光雷达领域,过去不少企业选择 “组装集成” 模式,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微薄,且易受海外供应链限制。
大疆从一开始就坚持 “全栈自研”,不仅研发激光雷达的发射、接收模块,还自主开发位姿解算算法、数据处理软件,形成完整的技术闭环。这种模式虽然前期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但能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避免 “卡脖子” 风险。
![]()
(大疆官方)
此外不同于海外品牌侧重参数比拼,大疆始终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比如电力巡检中的仿线飞行功能,源于对山区输电线路作业难题的调研;林地调查中的米字形扫描模式,是针对植被茂密区域数据采集困难的解决方案。这种 “发现问题 - 研发解决 - 场景验证” 的闭环,让技术创新更贴合实际应用,避免了 “实验室里的技术” 与 “市场中的需求” 脱节。
生态协同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大疆并未将禅思 L3 局限于单一设备,而是将其融入整个航测生态 —— 从无人机平台、定位基站到软件系统,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这种生态模式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还能快速响应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形成 “设备 + 软件 + 服务” 的完整价值链。
禅思 L3 的推出,有望推动全球航测技术向 “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 方向发展。
未来,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生态、市场上的积累,有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持续领跑,让高端航测技术真正惠及更多行业。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