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后,我们这个四线小城的房子开始火热,当时的房价每平方米也就2000多。那个时候我们的城市,开发商开发的老百姓居住商品房才有高层和电梯,而且如雨后春笋一般越来越多……过去曾经流传着,我们的城市由于地质问题不能盖高楼(最高的一座是八层楼,曾经是标志建筑,能在那里上班是多少人羡慕的),看来这样的判断是不科学的。
所以,从2010年开始,我们这个四线城市买电梯房子的人逐渐增多,房子也开始红火,房价如有人托着一直高歌猛进走上坡。有头脑的人这期间纷纷买房子,一是自己居住,二是倒腾几次是可以赚钱的,而我却错过了这一波。
当年我没有买房子也是有原因的:一、自己在城里有三处房子(两处是自己盖的,一套是单位分的房改福利房),另外郊区老家还有自己的院子,自认为这些已经能够满足我们一家三口的居住需要了;二、经济能力有限,把供孩子上学当做了首要目标;三、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自己的眼光没有达到。
我们的城市房地产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稍微有点能力的都买房子搬到新区居住生活,老城区逐渐没落成。现在想买房子,一是感觉老城区已经不宜居住,二是可能相互攀比造成的结果。尽管都说如今房价不稳定,目前买房不太适合,然而,我想换个环境生活。
于是,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到新区看了几个楼盘,也联系中介让他们帮助我挑选哪里适合?我购买房子的要求是:总高不要高层,最不能超过十一层;楼层也不要高层,三层至六层之间;带院子的一层是首选。当然,价格是必须考虑的。
自从联系了中介之后,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天天催促,今天打电话,明天微信我。说年底了开发商促销力度大,鼓动我能买尽快买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的。12月10日中介工作人员微信我:西区高铁站附近,有座楼盘年底一口价房源,总高11层116平方,可能适合我,一口价每平方7700元。
说的我有点动心了,想出手去买。然而,2023年12月23日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
2023年1到11月份,全国房地产一手房的交易量,同比下降了8%。
尽管该篇报道总体是为房地产唱喜歌,报道中引用了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的表述:
“今年连续出台的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延续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降低二手房买卖中介费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对稳定房地产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但是,还是承认了新房的交易量是下降的。
看了这条新闻,有网友分析:就现在的房价,如不下降,谁来接盘?现在买过房的家庭,已达到百分之六十,甚至七十。剩下没买房的仅仅占百分之三十几,确切说来这些没有买房子的大部分是买不起房的农民。而他们在农村有房屋,再说了就是五十岁以上的农民,这些人,你就是城里白给他一套房,他们能住起吗?
在农村,自家地里种点菜和粮食,买点油和盐,一个月几百元就能给生活。让他们住城里,没有收入,打工没人要,一个月一百多块钱养老金,在城里连饭都吃不上,这就是当今的社会现状。所以,房价不下降行吗?
这个这样说,那个那样说,我这个人是没有主心骨的,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做?尊敬的网友们,关于买房子事宜谁的经验多?请帮助我出个主意,我是听中介的今年年底买房子呢,还是再往后拖一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