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小米这一波,要跌到什么时候?

IP属地 中国·北京 正经社 时间:2025-11-21 20:12:23



文丨曹甲清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800字)

发布一系列堪称劲爆的利好后,小米集团的股价又连续大跌了两个交易日。尽管11月21日最终出现了上涨,但投资者的揪心仍未消除

这么跌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梳理K线图的起承转合与基本面的关联,可资参照。

正叔熟悉的是,小米集团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以来,股价起起落落的“过山车”已经过了两轮完整的起伏

发行价为17港元/股,上市后几个交易日内就触及了22.20港元/股(前复权,下同),是为上市后的第一个最高点

由于小米产品固有的低质低价形象造成估值困境,其后就一路震荡下行。

一直到2019年9月触及8.28港元/股低点后,才算震荡企稳,是为第一轮的最低点。

到了2020年,如同天降富贵,华为手机业务遭受打击,小米手机市占率迅速飙升,股价随之震荡上行,一路攀升到了2021年1月,触及到35.90港元/股,创出历史新高,是为第二轮最高点。



随后,由于小米手机曝出系列质量问题及其背后的冲击高端化受挫,股价再度一路震荡下行。

直到2022年10月,再次回落到9港元/股以下,触及8.31港元/股低点,才又一次探底成功,走到第二轮“过山车”的最低点

2024年3月,在漂亮的外观、精心的设计与打造、一系列营销手法以及雷军的演讲带动和小米长期积累的庞大的用户基数之下,正式发布上市的小米汽车一炮而红,不仅打哑了业界内外普遍质疑的声音,更带动了小米集团的各条业务线。

仿佛一夜之间,小米体系苦苦挣扎了多年的高端化,成了;低质低价形象,彻底摆脱了。

股价,自然也就如同装上了火箭助推器,开始节节攀升,高歌猛进,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

即使是在2025年3月,安徽铜陵高速路上,在一辆燃烧的白色SU7里,三名正值大好年华的女大学生香消魄散后,小米集团的股价也是在短暂受挫后就又重拾升势,直到6月,触及61.45港元/股,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那时候,人们经过短暂的震惊与感伤之后,迅速地认为,这应该只是偶然事件。

直到10月13日凌晨3时许,成都天府大道一辆小米SU7 Ultra再次烧死司机,多人合力却没能打开车门后:

人们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拷问,才真正沉重起来。

也正是此次事故后,小米汽车这个新品上市以来的其它种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与纠纷也凸显了出来,仿佛又是突然之间,舆论的眼睛也变得明亮而有色起来,小米一方的应对方式,看起来也显得有点粗糙甚至带着些许傲慢了。

是以,10月16日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被视为“网红企业家”第一人的雷军,在演讲中发出“全行业应携手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的呼吁后,引来的却是一反常态的大量嘘声(参见《身份不明的人,竟敢黑小米雷军?》)。

雷军宣布造车之初就有过的质疑,声音再次响亮了起来:手机坏了,大不了重新换一个;汽车出了差错,那可直接就是“人命关天”啊!

小米集团的股价,更是没扛住。一连串的陡峭下行之下,50港元、40港元,连破各大整数关口,一度来到37港元/股上下,较5个月前的历史高点,已非常接近腰斩。

一连串堪称劲爆的利好,也没能挡住下泻之势。

11月18日发布的三季报,营收为1131亿元,已是连续4个季度超千亿,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0.9%。

其中,尚属交付第一年的小米汽车,已经实现单季盈利,打破了传统汽车需要奋斗N年才能实现盈利的惯常认知!

更让那些已入市多年却仍然挣扎在亏损线的造车新秀情何以堪!

11月20日,雷军的宣布显示,仅仅用了1年零7个多月时间,小米汽车就迎来了第50万辆整车的正式下线,是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快的纪录”,同时刷新全球新能源汽车量产爬坡纪录。



11月20日,小米集团继续大跌,跌幅为2.89%,报收37.70港元/股。当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将斥资5.08亿港元,回购1350万股B类股份,回购价为38.1港元/股。

21日,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下挫3.21%的背景下,小米集团继续大幅低开后出现高走,但盘中走势相当游移,直到尾盘集合竞价,才最终实现逆势上涨1.01%,报收38.08港元/股。

但这究竟是这轮“过山车”探底成功后的反转,还是较长时间下行后出现的反弹,还有待继续观察。

不过,相当明显的是,至少在18日以后的一连串堪称劲爆的利好之下,小米集团股价的继续大幅下挫,已经带上了情绪惯性,甚至外加了个别“砸盘行为”。

至于这个情绪惯性还要坠落到什么时候,或者“主力”会砸盘到什么方位,如同前两轮“过山车”一样,这一轮的最低点,究竟在哪里?

就需要你用专业、经验、智慧,去研判;或者说用耐心,去等待了。

资深独立评论员曹甲清认为:

相比那些居心叵测的造假公司,小米集团是一家正常且进取的公司,有自身固有的夹杂前行中的毛病、问题与压力,更有砥砺前行的独特优势与实力;

总体而言,这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也为数不多的较有可能玩转“人车家全生态”,并且全链路自建了芯片、操作系统、工厂、营销渠道的公司;

其掌舵人雷军擅长营销,但你不能说他只会营销,更不能说他没在踏踏实实地做产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