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480亿新势力首富,终于等来盈利曙光

IP属地 中国·北京 雷达财经 时间:2025-11-22 00:13:38



雷达财经出品 文|丁禹 编|孟帅

在小鹏汽车常年亏损的压力下,新晋新势力首富何小鹏终于要“熬出头”了。

在最新发布的三季报中,小鹏汽车传来诸多喜讯:第三季度,公司营收翻倍、亏损同比收窄近八成、综合毛利率首次突破20%……

而公司业绩的强劲增长,离不开小鹏汽车交付量的卓越表现。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火力全开,合计交付新车11.6万辆,同比增加149.3%。10月,小鹏汽车再接再厉,单月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6%至4.2万辆。

展望第四季度,小鹏汽车满怀信心,预期总交付量将在12.5万辆至13.2万辆之间。在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更是放出豪言:“我们的目标是在四季度实现公司盈亏平衡”。

雷达财经注意到,此前在2025小鹏科技日上,何小鹏亮出的四大“物理AI”成果,在互联网上赚足了眼球。而在此次电话会上,何小鹏表示,2026年公司将持续加码布局“物理AI”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揭晓的《2025胡润百富榜》中,何小鹏凭借480亿元的身家成功实现逆袭,反超理想汽车掌舵者李想,成为新晋新势力首富(鉴于小米集团手机及其他业务占比较高,暂不将雷军纳入该阵营财富比较范畴)。

而何小鹏身家暴涨,与小鹏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息息相关。截至11月20日收盘,小鹏汽车股价为81.85港元/股,较年初增长超七成,总市值约1563亿港元。

不过,在11月12日盘中触及110.8港元/股的年内高点后,小鹏汽车近日的股价表现整体呈现下滑态势,目前较高点已跌去1/4以上。

单季亏损收窄近八成,资产负债率创近五年新高

11月17日晚,小鹏汽车交出一份颇为亮眼的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9.96%至544.66亿元;净亏损则大幅减少65.86%至15.23亿元。

聚焦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业绩表现依旧可圈可点,单季实现203.8亿元的营收,同比增加101.8%,环比提升11.5%;净亏损为3.8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18.1亿元收窄近八成。

其中,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销售收入为180.5亿元,同比增加105.3%,环比增加6.9%。公司将收入的增长归因于新推出的车型交付量增加。

天眼查显示,小鹏汽车于2020年、2021年先后登陆美股、港股两地资本市场。另据同花顺数据,自2018年以来,小鹏汽车常年身陷亏损泥沼。

对于此次交出的这份三季报,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及联席总裁顾宏地表示,随着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技术研发相关的收入释放出更大的潜力,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在第三季度首次突破20%。

财报显示,本季度,小鹏汽车的整体毛利率由去年第三季度的15.3%提升至20.1%,同比增加4.8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毛利率为13.1%,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但环比却下降1.2个百分点。对此,公司表示环比下降主要是因为产品换代。

随着汽车交付量的增长,小鹏汽车的销售成本也大幅攀升。第三季度,公司的销售成本达16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5.6亿元上升90.1%,较第二季度的151.1亿元上升7.7%。

第三季度,由于扩充产品组合以支持未来增长,与新车型及技术开发相关的支出增加,小鹏汽车的研发开支达24.3亿元,同比增加48.7%,环比增加10.1%。

同期,小鹏汽车的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24.9亿元,同比上升52.6%,环比上升15%,主要由于销量上升带动向特许经营店支付的佣金增加以及营销及广告开支增加。

截至第三季度末,小鹏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为483.3亿元,公司的现金储备处于历史高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第三季度末,小鹏汽车的资产负债率达69.49%,创下了近五年来的同期新高。

交付量屡创新高,预计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

从小鹏汽车披露的财报来看,其营收增长和亏损收窄均离不开交付量的显著增长。今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合计交付新车11.6万辆,同比增加149.3%。

10月,小鹏汽车单月交付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76%至4.2万辆。截至10月底,小鹏年内共交付超35.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90%。

而小鹏汽车交付量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小鹏MONA M03这款车型的助攻。这款发布于去年8月的电车,号称是“国内首台20万元内A级智能纯电掀背轿跑”,其以最低11.98万元的价格获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11月7日,小鹏汽车宣布,仅用14个月时间,小鹏MONA M03便已达成交付量破20万台的成就。

据小鹏汽车透露,10月,小鹏MONA M03交付超15000台,连续14个月单月交付破万台,成为A级纯电轿车中最快达成20万台整车下线的车型。据此保守估计,小鹏今年交付的车型中,小鹏MONA M03的占比至少约三成。

同时,雷达财经注意到,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23.3亿元,同比上升78.1%,环比上升67.3%。

对此,小鹏汽车解释称,主要得益于售后收入增长以及向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开发服务收入增长,根据与制造商订立的协议,本季度已成功达成若干重要里程碑。

第三季度,小鹏服务及其他利润率高达74.6%,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60.1%及今年第二季度的53.6%。

据悉,小鹏所提及的“向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开发服务”,主要指的是公司向大众等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技术研发服务。

今年8月,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的协议。通过这项协议,双方联合开发的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不仅将集成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纯电车型平台,也将部署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

而大众公司支付的售后服务费和技术研发服务费,正是助力小鹏汽车公司综合毛利率突破20%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再次强调公司目标是在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何小鹏还透露,2026年,小鹏将深耕增程车市场并推出7款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

据悉,11月6日,小鹏汽车旗下首款增程式电车——小鹏X9超级增程已正式发布并开启预售。这款车型发布后,小鹏汽车正式从“纯电”单轨转向“纯电+增程”双轨并行,进入“一车双能”时代。

何小鹏预计,随着公司进入“一车双能”产品周期,小鹏第四季度的总交付量将达到12.5万辆至13.2万辆,同比增长36.6%至44.3%;第四季度营收约为人民币215亿元至230亿元,同比增长33.5%至42.8%。

荣膺新势力首富,深度布局物理AI

在财报电话会上,除了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何小鹏将更多的笔墨留给了公司在“物理AI”上的探索成果。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围绕“物理AI”发布了四项核心成果:小鹏第二代VLA大模型、小鹏Robotaxi、小鹏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以及小鹏汇天的两套飞行体系。

其中,区别于传统VLA模型的“视觉-语言-动作”架构,第二代VLA大模型无需语言转译,即可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输出。

据悉,该大模型将面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大众汽车成为小鹏第二代VLA首发战略合作伙伴。同时,小鹏图灵AI芯片已获得大众汽车定点。

何小鹏在业绩会上透露,即将推出的VLA 2.0模型参数量是其前代产品的10倍,将显著提升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何小鹏称,其近期亲自试驾VLA 2.0,在复杂路况下表现“极其惊艳,无任何同级端到端模型可比”。他预计,12月底将开放先锋用户共创体验;2026年一季度向所有O7及O7以上车型推送VLA 2.0。

其次,在高调宣布入局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推出三款Robotaxi车型,同时还将启动Robotaxi试运营,并将与高德地图展开合作。

而在四大“物理AI”成果中,最吸引大众眼球的当属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

这个号称“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拥有“骨骼-肌肉-皮肤”: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仿生灵动双肩、实现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

何小鹏认为,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公司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通过跨领域创新实现全面功能集成,力求在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远超现有市场产品。

雷达财经了解到,对于IRON人形机器人,小鹏汽车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在2026年底实现规模化量产。IRON量产后,将首先应用于商业场景,提供导览、零售协助和巡逻等服务。

至于针对低空经济领域推出的全倾转固定翼飞行汽车A868,小鹏汽车在业绩会中提及较少。

据悉,A868采用混动系统,标称续航500km+,最大航速360km/h+,可乘坐6人,采用垂直倾转起飞形式,无需滑行跑道。

何小鹏声称,未来十年,其目标是将小鹏汽车打造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公司将专注于物理人工智能应用,并正在开发一套涵盖广泛技术、产品和配套商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

前述一系列成果,充分展现出何小鹏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强大创新实力与布局“野心”,有媒体甚至称何小鹏是“中国马斯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身家不及世界首富马斯克,但在最新出炉的《2025胡润百富榜》中,何小鹏已凭借480亿元的身家成功逆袭,反超理想汽车掌舵者李想,荣登新势力首富之位。

在多个前沿领域频频出手的何小鹏,未来能否再创财富新高?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