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经济“特赦”,来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博闻财经 时间:2025-11-27 00:16:00

今天,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发布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的全文,将从2026年4月1日起施行。

根据办法:

轻微失信信息原则上不予公示;行业主管部门认为确有必要公示的,公示期最长不超过3个月,且法定责任履行完毕即可申请修复。一般失信信息的最短公示期为3个月,最长为1年。严重失信信息的最短公示期为1年,最长为3年。最短公示期届满后,信用主体方可按规定申请信用修复。最长公示期届满后,相关信息自动停止公示。

这是1个月内,主管部门第二次就信用修复问题发出积极信号。

此前央行行长曾表示,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具体为: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在征信系统中,违约记录的存续期为5年。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仍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

为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这项措施将在履行相关的程序后,由人民银行会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这意味着,有轻微失信行为的企业、个人,在法定责任履行完毕后,可以免于失信公示,并可以申请信用修复。

这就是信用救济,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经济(信用)方面的“特赦”。受益人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企业。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经济处于调整期。失信公示会造成经济紧缩效应,比如银行不愿意给失信的企业或个人贷款。

自2021年楼市调整以来,企业、个人资产净值均大幅缩水,如果有贷款未还清,叠加亏损或失业,就可能出现未及时还贷的情况,从而成为失信主体。

对失信程度不高,事后履行了相关义务的企业、个人实施“信用特赦”,不仅可以缓解社会矛盾,还可以对经济产生托举作用,是一项好政策。

今天还有一个大消息:六部委印发了《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

方案提出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现代纺织、食品、绿色建材等重点行业。

还提出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推动人工智能在消费品全行业全领域全过程应用,推广生成式人工智能、3D数字化设计等新工具。鼓励开发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和人工智能手机、电脑、玩具、眼镜、脑机接口等人工智能终端,以智能产品为载体提供娱乐、健康、陪护等生活服务。

这些新提法将给股市带来丰富的题材:政府鼓励的行业,往往蕴含机会。

今天股市整体平稳,上证指数微跌,成交量略有下降。以CPO概念为核心的科技股再次狂飙,中际旭创涨了超过13%,新易盛涨了超过8.6%。

A股今天成交额最高的15只股票,基本上都是AI概念股。

AI概念再次活跃,跟市场热炒谷歌产业链有关。昨天我在文章里已经提醒过大家,英伟达产业链星光变暗,但谷歌产业链崛起了。

英伟达产业链上的A股企业,不少也处于谷歌产业链上。比如CPO涨幅最大的两家企业。

但累计涨幅太大的股票隐含着风险,参与的时候要小心。

今天万科命运问题再次引发市场担忧,万科债普遍下跌,有的甚至跌了20%,触发盘中临时停牌。万科A股今天也明显破位,跌了2.48%,跌到了5.89元。万科H股则跌超过6%。

今天还有一个大消息:特朗普表示,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和平协议已“非常接近达成”。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25日表示,目前美国就结束乌克兰危机提出的和平协议中,仍存在一些微妙的细节问题需要解决,但这些问题并非无法克服。这将需要乌克兰、俄罗斯和美国之间进一步磋商。

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同一天说,乌美两国代表团已就日前在日内瓦讨论的和平协议核心条款达成共识。俄乌实现和平对大类资产的影响,此前文章里有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特别提示:本文为观点与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