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近日招商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宣布王颖自2025年11月27日起担任公司新任董事长。与此同时,总经理钟文岳自同日起不再代任董事长职务。此次人事变动标志着招商基金在完成前董事长王小青离任后的治理衔接后,迎来新的“掌舵人”。
![]()
据悉,王颖是目前招商银行唯一的女性副行长,她的上任也成为业内关注焦点。在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监管层强调“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耕招商银行体系28年的王颖接掌管理规模近九千亿的招商基金,不仅延续了该公司“招行系”管理基因,更引发市场对银行系公募转型路径的再度审视。
招行副行长王颖执掌招商基金
被视为股东战略协同关键落子
公开履历显示,王颖的金融职业生涯完全扎根于招商银行体系。
自1997年加入招行后,她从基层逐步晋升至总行管理层,先后在北、津、深三大经济核心区域的分行担任要职,历任北京分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天津分行行长,深圳分行行长等职务,2023年11月跻身招商银行副行长行列。
![]()
“跨区域、全链条的管理经历是其核心优势。”一位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向媒体表示,王颖在深圳分行任职期间,恰好覆盖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关键周期,其主导的“公私客户联动服务体系”,曾使该分行财富管理规模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速。而天津分行任职时推动的“普惠金融+产业基金”模式,也成为招行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典型案例。
不过该分析师同时指出,银行体系的管理逻辑与公募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存在差异,如何将银行端资源整合能力转化为基金公司的投研与产品竞争力,是王颖需要解决的首要适配问题。
此外,股权结构决定了招商基金与招商银行的深度绑定,招商银行持股55%、招商证券持股45%的股权架构,使得股东资源协同成为招商基金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招行总行管理层成员,王颖既熟悉银行渠道的客户分层运营逻辑,又了解券商投行的资产端供给特性,这种“跨条线认知”被市场视为衔接股东资源与基金业务的关键纽带。
过往,部分银行系基金曾陷入“渠道依赖症”,如何在依托股东优势的同时保持市场化运作独立性,将是对王颖管理智慧的考验。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招商基金核心管理层经历人事“大洗牌”。5月20日,总经理徐勇因个人原因离任,由老将钟文岳接任;5月30日,王景、朱红裕、陈方元新任公司首席;6月19日,董方离任副总经理一职;6月27日,于立勇新任公司首席;8月23日,杨渺离任副总经理一职;8月26日,谭智勇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9月24日,王小青因“工作安排”离任董事长一职,由钟文岳代任。
9000亿规模下的盈利之考
作为业内首批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招商基金近几年管理规模持续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招商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招商基金的总资管业务规模达1.59万亿元(含子公司),较上年末增长1.27%。Wind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招商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剔除联接基金)达8967亿元,非货币公募规模5229亿元,两项核心指标均稳居行业前十。
但亮眼的规模背后,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隐忧。固收业务独大、权益能力薄弱的结构性问题,以及盈利增速放缓的现实压力,共同构成了王颖上任后的考题。
据招商证券半年报披露,2025年上半年招商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5.61亿元,同比微增1.15%,但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6.85%。这一盈利表现不仅落后于行业平均增速,更不及同为招商证券参股的博时基金。同期,博时基金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增长3.21%。
从招商基金业务结构看,债券型基金规模达3352.79亿元,占公募总规模的37.4%,是绝对“压舱石”;而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规模合计1680.81亿元,占比不足19%,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23%。
产品业绩的分化进一步放大了权益业务的短板。主动权益代表产品招商核心竞争力混合A(014412)表现亮眼,截至11月27日,近12个月收益率18.86%,近6个月收益率7.12%,在同类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前1/3;但规模超百亿的被动指数标杆产品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161725)受行业周期拖累明显,近12个月收益率-9.27%,虽近3个月止跌回升至-4.13%,但长期业绩波动仍引发投资者质疑。
“单一行业指数基金占比过高,既暴露了权益产品布局的集中风险,也反映出主动管理能力尚未形成规模化优势。”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评价机构人士称。
虽然产品结构略有失衡,但投研团队的稳定性是招商基金的优势之一。Wind数据显示,招商基金现有91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5.20年,远超行业平均的3.1年,任职最长者达15.2年,团队稳定性居行业前20%。
公募高管变动潮下
招商基金能否走出“银行系”新路?
随着新董事长王颖的上任,招商基金明确了未来发展战略框架。公司未来将从三个战略框架方向着力。
一是以 “主动管理业务”和“被动指数业务”双轮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转型核心势能。二是持续围绕“客户导向化经营、投研平台化深耕、经营数智化赋能、管理科学化升级”四大战略举措迭代优化。三是着力聚焦“党建引领规划、内控保驾护航、机制改革创新、人才队伍支撑、股东联动融合、企业文化聚力”六大保障机制。
招商基金表示,公司将进一步融入股东发展战略,立足“深度研究共享”、“优质资产组织和产品创设”、“创新试验田”三个定位。
在经营管理方面,招商基金将继续坚持做长期难而正确的事,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巩固业务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上述战略与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强化主动管理核心能力”的要求高度契合,也与王颖在招行主导的“质量优先”管理理念相呼应。
但战略落地的关键,在于如何破解股东资源依赖与市场化发展的矛盾。激活股东资源是最直接的破局方向。
据了解,招商基金已明确与招行的三大协同路径:研究资源共享、优质资产联合开发、创新产品试点。具体而言,将依托招行1.8亿零售客户、近3000万财富管理客户的基础,构建“客户需求-产品创设-投研匹配”的闭环。
对于王颖而言,28年招行生涯积累的管理经验是宝贵财富,但如何在新赛道上完成从“银行管理者”到“公募掌舵人”的角色转换,她的每一步决策,都将接受市场、投资者与监管的三重检验。
招商基金的人事变动是公募行业高管“换防”潮的一个缩影。据Wind统计,截至11月27日,年内已有154家公募基金的408位高管职位出现变动。这一变动涉及50家基金公司的董事长调整、39家公司的总经理更迭。11月以来,已有泰康基金首席信息官朱伟、工银瑞信基金总经理杨帆等相继履新,行业人才流动热度持续上升。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