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光伏反内卷下“十倍”扩产逆变器,上能电气底气何在?

IP属地 中国·北京 时代周报 时间:2025-11-28 20:19:04

本文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编辑|韩迅

历时两年半,期间经历过调低募资额、调整用途后,上能电气(300827.SZ)的16.48亿元定增扩产项目终获批。

11月23日,上能电气发布公告称定增项目获证监会同意注册,该项目主要用于光伏逆变器及储能变流器的扩产,其中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更是计划扩充“十倍”产能。在反内卷的光伏行业内逆势扩产,上能电气底气何在?

定增说明书显示,2023年以来,上能电气产线长期高负荷运行,产能利用率均超过200%。2024年以来,上能电气营收增幅大幅回落,或与产能受限有关,扩产需求较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除上能电气外,也有多家逆变器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可转债等多种方式扩充产能。受储能市场爆发刺激,逆变器行业仍处于扩产周期。而上能电气的扩产项目建设期为两年,行业扩产潮后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11月27日,就扩产合理性、行业产能、海外收入、销售费用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上能电气发函并致电询问,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应相关问题。

产能利用率超200%

上能电气的定增扩产与产能严重不足有关。定增说明书显示,自2022年以来,上能电气的光伏逆变器产能便无增长,均为12GW/年,随着产量提升,光伏逆变器产能利用率长期高于200%。

储能变流器的产能利用率更为夸张,2023年的产能利用率甚至高达849.95%。此后,上能电气的储能变流器产能有所增长,但随着储能市场高速增长,其产能利用率仍维持高位。上能电气在定增说明书中表示,因目前储能设计产能较小,2022年以来仍存在与光伏逆变器共用产线情况。


上能电气早已意识到产能不足的情况,此次定增计划早于2023年5月便已首次发布预案,但定增计划进展缓慢,期间还经历了拟募集资金规模缩减。

今年2月,上能电气将募资总额上限从25.5亿元下调至16.5亿元(约缩水35%),并调整了募投项目内容。募投项目之一的“年产25G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产业化建设项目”的拟投入资金从最初的10.4亿元降至8.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投资金也从7.5亿元降至1.5亿元。

此外,募投项目“年产10GW储能变流器、10GWh储能系统集成及20万台光储一体机建设项目”修改为了“年产15GW储能变流器产业化建设项目”,相应的募投资金投入也从7.6亿元降为6.1亿元。

随后于今年10月,上能电气的定增计划获得深交所审核通过,11月24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

本次定增项目的产能扩充规模庞大,大功率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扩产倍数分别为2.78倍、10.00倍、2.73倍,其中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扩产倍数达10倍,扩产完成将大幅减缓产能不足压力。

对于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十倍扩产的合理性,上能电气在回复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时表示,尽管部分海外市场需求下降,但全球分布式光伏市场需求仍有望持续增长,且公司现有产能不足,制约业务发展,因此大幅扩产具有合理性。

扩产进度方面,两大扩产项目的建设期均为两年。从半年报来看,两个项目的投资进度仍较低。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年产25G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产业化建设项目”仅投入7.77万元,“年产15GW储能变流器产业化建设项目”投入了4983.53万元。

逆变器行业扩产潮延续

实际上整个逆变器行业均处于扩产潮中。据不完全统计,锦浪科技(300763.SZ)、德业股份(605117.SH)、正泰集团、阳光电源(300274.SZ)等逆变器上市公司计划/正通过增发、可转债等多种方式积极扩大产能。


储能市场的高速增长带来的逆变器第二增长曲线,是众多企业扩产的重要原因。据CNESA统计,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达到74.1GW/177.8GWh,同比增长62.5%/61.9%,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43.7G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

今年储能延续高增长的态势,据CNESA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储能装机规模32.0GW/81.6GWh,同比增长37%/42%,保持较快增速。上能电气的储能变流器国内出货量在2021至2024年间连续四年排名前二,客户覆盖国家电投、大唐、中核等主流央企集团。

尽管出货量排名靠前,但或受限于产能与产品价格下降,2024年以来,上能电气储能产品的收入增速较慢。2022—2025年上半年,上能电气的储能产品收入分别为10.22亿元、19.27亿元、19.28亿元、5.6亿元,2024—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为0.5%、10.45%。

资产负债率超70%,业内居首

资产负债率偏高,也是上能电气通过定增募资扩产的原因之一。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能电气的资产负债率达73.01%,在逆变器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超过平均值47.62%。


从结构来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能电气的负债主要为21.76亿元的短期借款、35.38亿元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同期末货币资金为18.03亿元,短期偿债风险整体可控。

成长性方面,业绩在经历2022—2023年的翻倍式增长后,或受限于产能,2024年以来上能电气业绩增速大幅回落。


2022年上能电气营收增长主要受储能产品爆发驱动;2023年则是光储产品齐头并进的结果;2024年尽管营收略有下滑,但受高毛利率的海外市场收入增长带动,归母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4.1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025年上半年,上能电气的海外收入延续高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05.85%,占总收入的比重也提升至44.73%,而中国大陆收入却同比减少16.81%。这或与产能不足下,产能优先满足高毛利率的海外市场有关。2024年,上能电气的海外业务毛利率达32.74%,远超中国大陆业务毛利率(19.76%)。

核心观点:亟待扩产,关注建设速度

结合高产能利用率及业绩增速放缓来看,上能电气当前的产能瓶颈十分明显,尽管产能可以长期超负荷运行,但也逐渐到达极限,亟待扩产。

受储能高增长刺激,当前逆变器行业整体处于扩产周期,同行扩产规模同样较大。但上能电气的扩产项目建设期需两年,且当前进度仍较低,需警惕投产时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

(全文2484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